首页 >戏曲时讯>戏曲新闻

彪炳秦腔史册 烛照戏曲舞台
时间: 2017-08-29          点击量: 6988


   默认标题_单图文公众号首图_2017.08.29 (2).jpg

    2016年8月29日,著名剧作家、我院原副院长朱学先生因罹患重病,溘然长逝,至今已整整一年。

朱学先生1935年出生于陕西户县,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编剧。曾历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西安市第七、八、九届政协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自1951年踏入我院,他致力于陕西地方戏曲研究、剧本创作60余年,一生笔耕不辍,单独或与他人合作编写秦腔、碗碗腔剧本多达40余部,《千古一帝》《杨贵妃》《囊哉》《女巡按》等作品早已成为戏曲舞台上的经典,声名远播,成就斐然,深受戏迷朋友的欢迎。

其中,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以深刻的主题思想,宏大的历史内容,深邃广阔的题材、场景,多层次多侧面的结构、情节,占据了当年历史题材戏曲的创作高地。1985年,《千古一帝》赴京参加了全国戏曲观摩大会,荣获优秀剧目奖及十一个单项奖,年仅25岁的主演李东桥因在此剧中的杰出表现而荣获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习仲勋、邓力群、马文瑞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赞扬与好评,该剧遂被誉为我省“振兴秦腔第一戏”,成为上世纪80年代戏曲舞台上的传奇。《杨贵妃》以戏曲为本体,熔铸歌、舞、乐、诗于一炉,演绎出全新的戏曲形式,充满了现代意识和时尚的审美追求。《女巡按》《囊哉》等剧均为我院各团的保留剧目,极富艺术生命力。他熟悉舞台,熟知生活,创作的剧目题材多样,思想内容和艺术质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多部剧目至今盛演不衰,《千古一帝》还被改编摄制成戏曲艺术影片。他创作的剧目先后参加了许多重大活动,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多项大奖。

在备受冷落、备尝艰辛的岁月里,朱学先生依然忘我学习,努力写作,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多次通读我院资料室所收藏的古今中外剧本,对诗词歌赋、经史笔记、绘画书法、工艺园林等多门类知识广泛涉猎,为自己攀登艺术高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西进新疆边陲,南下巴山汉水,东出潼关大道,北上塞外天地,以一个求索者的心态,体味着生活的真谛,感悟着真实的人生,领略着社会的风云,开掘着艺术的源泉。于是,深层的积累与鲜活的现实怦然撞击,灵感涌动,星光频现,一部部佳作便喷薄而出。朱学先生的创作,为陕西文艺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初的复苏与振兴,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不仅为业内专家和观众所认可,还得到了党和各级政府的肯定,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专家”。

尽管朱学先生著作等身,但在生活中却低调谦和,为人至善,待人诚恳,对许多戏曲从业者、爱好者都给予了无私关爱和悉心教诲。担任领导职务后,朱学先生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团结同志,为人正直。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陕西戏剧事业,为振兴陕西地方戏曲殚精竭虑,在戏剧创作、戏剧研究、戏剧活动等诸多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斯人虽已去,当有后来人。朱学先生德艺双馨的伟岸形象,已经成为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效仿的楷模。我们在深切怀念先生的同时,应永远铭记他的光辉业绩,以先生为榜样,为我们的民族艺术、为我院戏曲事业的繁荣发展竭尽全力。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