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 请输入姓名

  • 输入有误

  • 输入有误

  • 请输入留言内容

总计 90条留言

留言板

  • 2025/09/19

    网友:刘文理
    请问一下贵院十月初的《纪念任哲中诞辰100周年专题晚会》需不需要购票参与?若要购票戏迷能否买到票?谢谢
    回复:您好!请您关注我院官方微信公众号“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近期会有相关购票信息发布,届时您可以通过购票信息中的二维码提前网上购票,观看演出。感谢您的关注,祝您生活愉快!

    2025/09/20

  • 2025/08/17

    网友:张先生
    您好,请问贵院近期剧场有无演出安排?期待您的回复,感谢!
    回复:您好!近期会有演出安排,请您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以便获取最新演出资讯。

    2025/08/18

  • 2024/09/25

    网友:叶女士
    您好,我是一名外地的游客,在国庆期间想去贵所欣赏一场正宗的秦腔表演。早上我按网上提供电话,打了三个电话,数次,都无人接听,所以冒昧来这里提问。请问: 1. 在国庆期间贵所是否有演出 2. 如何购票 3.大概票价 谢谢您提供的帮助。
    回复:您好!十一期间我院有精彩的剧目演出安排。你可以在日常办公时间拨打(029)87856083进行咨询,也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关注演出、购票以及票价信息。感谢您的支持!

    2024/09/25

  • 2024/07/05

    网友:海绵宝宝
    您好,我是一名戏曲相关的研究生,最近正在撰写秦腔相关的论文,有几本秦腔剧本实在找不到,分别是《缚龙草》《诸葛亮招亲》《孙夫人祭江》《斩貂蝉 》我看这些剧本存轶情况都有交代保存在艺术研究院了,您这边能否看到相关剧本呢?万分感谢
    回复:你好!你说的艺术研究院是另一个单位,我们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不过如果你想查阅相关资料的话,也可以在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拨打(029)87863477(我院艺术研究中心)进行咨询,希望能查阅到你想要的资料。

    2024/07/05

  • 2023/11/07

    网友:子夜歌
    您好,我是一名青年戏迷。 近年来我通过对比观察秦腔、京剧、豫剧、粤剧等剧种和院团的发展情况,发现我们还有诸多的不足,想提出几点个人的愚见,仅供参考: (1)虽然研究院每年都在进行“天天有秦腔”活动,但其实并没有做到天天有秦腔,而且有时候空缺时间长达几周,研究院下属四个团,这样的规模在陕西乃至全国都比较少见,没有很频繁的演出也可能跟剧院自身安排有关,我想如果可以话,研究院可以多西安与各市剧院进行合作,这样就能合理缓解只有一个剧场的紧张情况,也能保证各团能够经常演出,满足大家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例如,北京市各院团与各区影剧院通过合作,基本形成了各区“每周一戏”的演出频率,)。 (2)研究院演员众多,但是真正上场作为主角演出的一直就那些演员,其实也有很多优秀的演员没有多少机会上场。比如梅花奖演员赵杨武、张蓓、国家一级演员冯艳丽、雷涛、谭天杏等,在这方面,建议剧院能给这些演员以重视。另外,对年轻的一些演员可以多从折子戏、小戏排起,发挥不同演员的自身优势,提升演员功力和演技,同时也能丰富演出剧目,不然也算是对这么多优秀戏曲人才的一种浪费,与研究院现有四个演出团体的体量来比较,目前的演出剧目其实是相对匮乏的。 (3)陕西省戏曲研究的职责就是戏曲的编排与创作,重在创作,但近几年大多都是新编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对一些经典传统剧目的继承、复排上略显不足。这一点我觉得北京京剧院做的比较好,他们只有三个演出团体,在进行新剧目的创作和排演,但同时也于2019年成立了“传统剧目工作室”,对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和复排,并进行“克绍箕裘灼芳华”系列展演活动,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各个演员的积极性,对剧院人才培养、剧目储备、流派传承等方面大有裨益。 (4)在宣传方面。一是研究院的网站及其功能不太健全,略显陈旧。由于院团进行了新的合并于分立,许多人员、剧目等信息至今都没有进行及时的删减、整理和更新。作为省直院团,应该多向“北京京剧院、广东粤剧院、国家京剧院”等院团学习,对形象进行整体、统一设计和包装,打造具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风格的宣传ID 和风格。二是研究院宣传渠道单一、与观众之间的信息差比较大,大多数剧目信息都是在演出前一周进行更新,而且演出时间和剧目安排上没有规律,有时候一个编戏出来,正式演出一次甚至超过六七场,这还不包括具体排练与彩排,这一点建议可以向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学习,及早规划较长一时间段的演出安排和计划。 (5)在院团分类上,现有各团基本形成了以“年龄”为标准的阶梯型分类,但是各团的具体侧重方向有何不同?有何特色?目前各团都有自己的视频号和抖音号,感觉是想调动各团积极性,走相对独立的经营和发展道路,这一点可以参考河南豫剧院一团、二团、三团和青年团,他们各团有自己的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宣传账号,且各自经营的都非常好。其次,建议开拓微博、小红书、今日头条等社交媒体平台,拓宽演出资讯和宣传渠道。 【以上仅为个人作为业余戏迷的一些拙见,如有不足,请予以指正!】
    回复:感谢你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会努力做的更好,让广大戏迷更加满意。非常感谢!

    2023/11/08

  • 2023/03/02

    网友:乔生
    您好! 我是一名戏曲研究的学生,在陕西图书馆“秦腔数据库”中发现一篇由已故秦腔艺术家张晓斌先生所写的文章《“程婴”论戏说短长——著名秦腔须生赵毓平访谈录》,时间标注为2000年10月,但是该篇文章没有标注来源,我进行了大量网络检索也无法找到具体出处。 由于本人非陕西人,无法联系相关的秦腔专业人员进行查阅,迫不得已到网站留言。不知道贵院工作人员是否知道该文章的出处?恳请告知,这将对我非常有帮助,万分感激!
    回复:您好!您可以在周一至五工作时间拨打(029)87863477(院艺术研究中院刊编辑部)咨询一下。

    2023/03/03

  • 2023/02/12

    网友:刘先生
    从07年开始关注研究院的网站到现在关注你们的微信公众号,一直都觉得院里坚持的很不错。现在手机用着方便,主要是看公众号偶尔也看看网站,感觉信息同步的很好,公众号上看过的一上网站也都能看到。包括你们剧院最近排了啥戏要演啥戏,都能一目了然。过年也看了几出院里的戏感觉很不错。希望2023年能看到更多的大戏,一保眼福。
    回复:刘先生,您好!感谢您多年来对我院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对院公众号和网站宣传工作的认可。2023年我院安排了很多大戏上演,您可以留意网站的演出预告,及时把握演出信息,以免错过喜欢的剧目。希望您继续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也会把工作越做越好,排演更多好戏让戏迷朋友们大饱眼福。

    2023/02/13

  • 2023/01/30

    网友:王老师
    尊敬的院领导: 戏曲研究院作为秦腔最高学府,2022年完成了4个团的组建工作,可喜可贺!作为戏迷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贵院官网上各个团演出剧目中演员的职称还停留在2016年,很多演员在网络上的个人简介中职称也是有多个版本,希望院里重视一下信息更新和网络维护方面的工作,这是软实力的体现。西安易俗社这几年加强网站建设,影响力不断扩大,就是社领导重视的结果。
    回复:感谢您的意见!院里演出团进行了新的整合,各团剧目和演员资料后续都要更新。非常感觉你的关注。

    2023/02/01

  • 2022/09/05

    网友:掌心水
    麻烦问下领导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李菲现在在哪个团任职呢?有相关业务想联系下她,谢谢
    回复:您可以拨打029-87863404(院业务办公室)咨询一下。

    2022/09/07

  • 2022/06/07

    网友:郑昭瑾
    您好! 请问贵院有计划在今年暑期招收文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实习生吗?(因喜欢戏曲表演及理论,故大胆尝试来问,实在多有打扰,先万分感谢!) 顺颂公安!
    回复:您好!请您拨打(029)87856083咨询。

    2022/06/07

<< < 1 2 3 4 5 > >>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