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演戏为职业的戏曲爱好者,业余时间参与演出实践,谓之票戏。
票戏活动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唐玄宗李隆基在宫苑梨园创建子弟班,召集伶工教习歌舞演艺,并且亲自击鼓合乐,有时还戴上面具跳大面舞,这些当属票友票戏范畴,据此而认定票戏历史应从唐代算起。此说作为一家之言未尝不可,只是李隆基嗜好演艺,虽与票戏性质相仿,但此时戏曲尚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票戏这一专用称谓。若据此而确定为票戏活动之始,未免牵强。
按流传久远的习惯说法,票友票戏是指清兵入关之后,八旗子弟们经内务府特准,发给印有金龙图案的执照,在一定范围内说书唱戏,自娱自乐。当时人们称这种执照为龙票,称持票娱乐为玩票,称玩票的场所为票房,玩票者彼此互称票友。从此,玩票活动在八旗子弟中日盛一日。
随后,票戏活动扩展到民间,又从京城蔓延到全国各地。而此时,民间演唱戏曲的活动,尽管已无须到内务府领取龙票,玩票、票房、票友之类专用名词却沿袭下来。票戏活动,形式灵活、随便,有的在大庭广众之下,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扮戏彩唱,有的光头便服清唱,有的场面齐备,有的只有一把胡琴伴奏。尽管规模无定,内容却丰富多彩,文武兼顾,行当齐全,生旦净丑,流派纷呈。票友们在自娱自乐中获得精神愉悦和心理满足。
从打票戏活动初兴,便在社会上迅速普及开来。上迄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论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也无论老中青少不同年龄层次,都有众多对戏曲爱之若迷者。如穆宗皇帝载淳(同治),竟然不顾帝王之尊,抹油彩着戏衣登台扮演诙谐滑稽、供人取笑的丑角;德宗载淮(光绪)则喜欢扮演《黄鹤楼》里的赵云之类勇武角色,虽然庄严正派,却同样与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身份、地位相去甚远。他们毫不介意,并且从中获得快乐。
票戏活动不仅风靡中国大陆,而且,生活在海外的侨胞对这项活动也十分热衷。早年间,在法国、英国、巴西、新加坡等国,都有华侨票房。从国内邀请专业艺人前去指导,逢年过节联合组织彩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单是美国的纽约,就有雅美、中国、旅美、业余等多家票房。这些票房成为侨民之间联络感情、增进团结和提供娱乐的场所。至今已有七十余年历史的新加坡平社,在东南亚的华人中间也颇有名气。侨居国外的华人票戏活动持续到近年,依然相当活跃。
尤其令人欣慰的是,早在百余年前,中国的票房里金发碧眼的异国票友屡见不鲜。如清光、宣年间,客居上海的英国人柯樊士就常到票房里边学边演。他彩唱《斩黄袍》里的赵匡胤,在城楼上唱“丹凤眼里看端详",声高嗓阔,行腔运气颇有名家刘鸿升的韵味。30年代初,德国籍雍竹君(柔丝)女士经常在北平、天津的戏园子里露演《女起解》之类梅派戏,因为她是以洋人坤角为号召,符合中国观众喜新求异的欣赏情趣,所以备受观众欢迎。30年代还有一位在天津行医的法国人,也是京戏迷,人们习惯称他米大夫。他不善歌唱,专好丑角表演。他和另一位法国戏迷合演《瞎子逛灯》,白口清晰,诙谐滑稽,观众被他逗得捧腹大笑,他自己却从不笑场。
票友与戏曲演员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专业演员的演戏活动是谋生的方式和目的,而票友参与演戏,纯粹出于个人爱好。因此,票友对于艺术的追求更主动、更自觉、更执著,而且没有思想负担。
一般说来,票友须经过学、看、票三个步骤。学戏,是以研究为前提;看戏,是以观摩为目的;票戏,是以过瘾为动机。这是票友不同于一般戏迷的分界。票友肯定是戏迷,但戏迷不一定是票友,票友可谓是戏迷中的精品。
票友、戏迷都是戏曲艺术的基本观众,又是普及、推广戏曲艺术的义务宣传员;生命力顽强的民间业余票戏活动,是戏曲艺术赖以生存的土壤。百余年来,越是戏曲处于低潮时期,越能显示票友的作用和功绩。实践证明,专业与业余两支生力军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是繁荣与发展戏曲艺术的重要保证。有鉴于此,在戏曲演出普遍不很景气的当前,认真回顾票戏活动的历史,总结其中带有规律性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戏曲艺术的振兴,无疑是大有禆益的。
文章来源:陕西戏曲广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