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蔡英 党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被誉为“西北秦腔最高学府”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团体。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演出了一大批思想精髓、脍炙人口的戏曲佳作,也见证了陕西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这是1959年,新中国成立第一个十年大庆,全国各地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欢度国庆节。在这期间,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易俗社组成的陕西省戏曲演出团进京演出,献礼新中国十周年华诞。眉户现代戏《梁秋燕》就是当时参演的重点剧目。
这部创演于1953年的现代戏,当年在西安首演后,很快蜚声三秦,演出数千场、场场人山人海。
省戏曲研究院一级演员吴德:“当时就有人提出‘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不看《梁秋燕》枉在世上转’,说明广大群众对这个戏非常喜欢。到北京汇报演出,评论界认为《梁秋燕》是戏曲现代剧的一颗明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切都是崭新的。诞生于延安的这支红色文艺团体,始终把创作投向火热的新中国建设和人民群众的新生活之中。《梁秋燕》就是以《新婚姻法》为题材,创作排演的一部反应农村青年反对封建婚姻,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的现代戏。
吴德:“戏曲现代戏,首先重视的就是由戏曲反映现代生活,(当时)导演经常领着我们就在周围的李家村去和农民接触,到区政府、乡政府看一些男女青年领结婚证的情况,而且体验生活成为我们每排一个戏,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由1938年在延安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和1939年建立的关中八一剧团合并组建而来,这支诞生在抗战烽火中的革命文艺队伍,从一开始就在传统艺术中注入了红色基因,创作改编了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极大地鼓舞了边区军民的抗战斗志。
80年沧桑巨变,自觉把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命运,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省戏曲研究院几代文艺工作者不变的初心。
高亢激扬的唱腔、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这是由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团创排的《大树西迁》。这部以上世纪50年代上海交通大学迁往西安为背景的秦腔现代戏,生动再现了交大西迁的光辉历程,讴歌了共和国几代知识分子“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家国情怀。从2008年创作演出以来,这部剧囊括了国家戏剧类的全部奖项。
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二度梅”获得者李梅:“我在演出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秦腔的这种热爱。而且我从塑造孟冰茜这个人物中,感受到了西迁这一批教授他们的报国情怀。”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西安交通大学15位西迁老教授回信,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学习贯彻总书记回信精神,省戏曲研究院重新编排《大树西迁》并在全国巡演,共计演出800多场,依然场场爆满。
李梅:“这个戏不仅仅在艺术上表现了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是还原 或者说是追溯了那段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知识分子的报国情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从首部秦腔现代戏《梁秋燕》到反映现代人民生活、展现时代变迁的“西京三部曲”,一部部经典作品,都彰显着这支文艺院团扎根人民、讴歌时代,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的艺术追求。他们一大批精品剧目,不仅收获了老百姓的赞誉,也培养出了14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其中“二度梅”获得者2人。
李梅:“一路走来,这80年我们没有变的初心,还是演老百姓的戏,演老百姓的故事。新的时代,我们的使命就是应该更多地创作出,像总书记说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有温度有筋骨的精品力作。”
如今,省戏曲研究院每年都要承担几百场下基层的演出任务,坚持了10多年的“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动,累计演出4000多场,向农民工免费赠票10万多张,让更多的艺术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省戏曲研究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赵扬武:“作为在红色革命传统这样一个大院成长起来的演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排练出一些讴歌新时代、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剧目,让文艺作品能够(真正)服务于人民。”
省戏曲研究院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君梅:“很多老前辈身上那种无私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不只是把秦腔事业要发扬光大,最重要还是要培养(戏曲)人才。”
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梅:“我们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那么最后我们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要回归于人民,要回报于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来源:陕西头条)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