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访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陆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每逢全国两会,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重要话题。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续发展,代表委员们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寻求答案。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今年的提案关注中国戏曲的新媒体传播。 传统文化需要和现代社会协调融合,才能进一步展现魅力。2020年春天,全民抗疫期间,“云展览”成为新风尚,全国博物馆系统推出2000多场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与此同时,中国戏曲“云传播”也星火燎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组织众多“梅花奖”及著名演员录制推出“秦声高唱 共克时艰”专题节目二十三期,通过互联网,用秦声秦韵向百姓传递疫情防控知识,为时代英雄们鼓与呼。传统文化乘着云端走进千家万户。 疫情期间,博物馆“云展览”、中国戏曲“云传播”的便捷安全性凸显,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云展览”、“云传播”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技术,多维度展示传播绚丽多姿的文化遗产,成为当下和未来创新融合文博、戏曲线上线下服务,更好满足公众需求,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迅猛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不仅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而且对中国戏曲的传播形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国戏曲积极利用并融入其中,主要是通过各种的文化电视节目的制作,运用网络传播方式,或者是将戏曲元素植入其他节目内容中进行传播等。”李梅告诉记者,从草台班子、剧场艺术到磁带、CD,再到网络传播,中国戏曲紧跟传播形式嬗变步伐,但总有力不从心之感,仍以剧场艺术为王。这与戏剧本质特征之一的剧场性密切相关。这种聚焦于“现场性”、“互动性”的审美体验来自于剧场为观众所营造的物理“场”和情感“场”。这是戏剧演出自身固有的艺术特性和演出魅力,让观众体会到,只有走进剧场才能真正获得的审美体验是在电影院和电视机前都无法取代的观赏感受。 李梅说,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人手一部手机,每个人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此外,与传统传播形式下的受众相比,新媒体受众还注重传播态度的直接平实,视觉呈现方式的新颖生动,即时交互的体验和参与。中国戏曲正是利用了危机下的这一契机,主动占领线上阵地。作为一个擅长现实题材创作、关注时代精神的戏曲院团,早在疫情初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率先发声,组织众多“梅花奖”及著名演员录制推出“秦声高唱 共克时艰”专题节目二十三期,用秦声秦韵向百姓传递疫情防控知识,为时代英雄们鼓与呼。这些节目在学习强国、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平台推出,形成巨大影响和引导作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也以此为示范,倡导全国戏曲艺术工作者以多种文艺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纽带。”李梅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事业。报告还提出,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等手段,使全社会充满活力、向上向善。这一高度评价不仅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也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已经陆续解决了“从无到有”的基础性需求,发展目标逐步上升到“从有到优”“从好到精”。下一阶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需要继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多措并举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关注度、参与度、满意度,更好发挥文化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