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今晚我们观剧》——“秦腔一枝梅”李梅
时间: 2020-08-31          点击量: 3942
QQ图片20200831184652.png

嘉宾:李梅



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被誉为当今秦腔艺术的领军人物,演绎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2019年3月,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李梅被授予组委会特别奖。东方卫视中心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观剧》,请李梅分享她和秦腔的故事。






六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

陕西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喜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特别奖,这是她第三次获得白玉兰奖,同时,她也是西北首个三度摘得白玉兰奖的秦腔艺术家。

QQ图片20200831184710.png

李梅 第三次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组委会特别奖

相传秦腔起源于先秦时代军人的战歌。据史料记载,秦腔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梆子戏的鼻祖,对诸多剧种影响深远。秦腔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和“古调独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QQ图片20200831184723.png

民众剧团演出的秦腔现代戏《查路条》

古老的秦腔和变革的时代跳动着同样的脉搏。成立于1912年的秦腔科班西安易俗社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于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大胆改造传统剧目。西安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QQ图片20200831184735.png

解放后易俗社训练学员

易俗社的剧目主要由一些旧时期文人来创作,他们倡导移风易俗,教化民众。创作初期,他们把很多传统剧目进行了大胆的改造,也创作了不少新编历史剧,为秦腔灌注了新的血液。


1938年成立于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抗日战争时期运用秦腔、眉户等戏曲形式创作现代戏,宣传抗日、教育群众,还培养了一批专业戏曲人材,团结了一批戏曲艺人。民众剧团就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

QQ图片20200831184752.png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马健翎老院长

陈忠实先生在《我的秦腔记忆》中写到:“秦人创造了自己的腔儿。这腔儿无疑最适合秦人的襟怀展示。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秦腔在西北五省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每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都要承担几百场下乡演出任务,每次演出现场都是人山人海。



与戏结缘

李梅被誉为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首,是秦腔剧种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她曾经两次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两次获得中国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三次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QQ图片20200831184808.png

幼年李梅

1969年李梅出生在陕西西安,由于父辈的影响,十一岁那年她走进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从此与戏结缘,其实也是父母寄托于她的美好愿望。

QQ图片20200831184822.png

童年时期的李梅饰演杨七娘

李梅戏路宽绰,文武双全,表演细腻,善于通过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形象。十四岁时,李梅在四个候选人中争得《杨七娘》主角, 跃上了戏曲艺术征程的第一级台阶。其后,李梅主演秦腔《鬼怨》及全本《西湖遗恨》,她的表演艺术迈向了新的高度。

 


优秀的秦腔表演者

李梅时常感叹戏曲后继人才的培养有些冷清、落寞。如今秦腔青年演员的选拔规模与培养方式都同自己的学生时代大不一样。

QQ图片20200831184837.png

李梅饰演的李慧娘

从艺三十多年来,李梅先后主演了《再续红梅缘》《寒窑记》《苏若兰》《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项链》等剧。有相当一部分是现代戏。秦腔从不缺乏反映时代人心的剧作,通过热气腾腾的艺术作品,使得秦腔的文化基因镌刻在一代代陕西人的灵魂中。

QQ图片20200831184852.png

《大树西迁》剧照

提到秦腔,很多人都会想到“吼”,这是秦腔给大家最直观的印象。其实秦腔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它有悲壮苍凉,也有凄美幽凉。李梅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秦腔也可以娓娓道来,也可以委婉凄美。秦腔艺术家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秦腔,让中华传统艺术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编辑/梁雨晗

摄影/张静

审核/贺建忠 

-  END -

QQ图片20190421061324.png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