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碗腔 亦称“时腔”,曾用名“华剧”。因以小铜碗主奏击节而得名。发源于陕西华阴、华县一带,成熟于清初,盛行于陕西,流行于山西、河南、甘肃等地。其音乐优雅婉转,细腻缠绵;剧目丰富,行当精细;唱词典雅,声韵严谨。历史上一直以皮影形式演出,1956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把传统剧《金琬钗》中的《借水•赠钗》改编后搬上舞台,由人试演成功,开创了剧种的全新局面,使之成为陕西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创作出《杨贵妃》等大批优秀作品。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戏曲时讯
2025-03-27
【西安天天有秦腔】3月28日-29日秦腔《龙凤呈祥》即将精彩亮相2025-03-24
【西安天天有秦腔】3月25日-26日《窦娥冤》即将精彩亮相2025-03-22
文化惠民 温暖特殊群体2025-03-20
名家新秀绽放羲皇故里 秦声秦韵吸引百万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