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秦腔《西京故事》——现代人的心灵修行课
时间: 2013-08-30          点击量: 6136

华中农业大学教师  王  艳

  在全剧离结束尚早,也是第一次拭泪的时候,我就知道,今晚我又必然为观看过的一场剧而熬夜,而全然忘了不日前才下定的不再熬夜的决心。揩过泪水的面巾纸塞满了掌心,太多的感受在心头,不吐不快。其实原本计划这几日还是为职称英语考试临时抱抱佛脚的,但当在办公室走廊里碰到冯姐姐并告知我今晚《西京故事》演出的消息时,我立马改变了计划;而当捧得《西》剧的画册粗略翻过之后,我更坚定了要去看戏的念头——整个班子太强大了,获得的奖项太有分量了,“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的剧种魅力太独特了……

  (一)关于陕西,关于秦腔。

  我家或许是从没有家谱的,究其原因,大概因为祖上从未出现什么名人,抑或即使出了名人也因晋蒙交界,战事繁多,估计家族人也多难免流散,因而从小到大,我这类的草民但凡填写“籍贯”时,还是老老实实地写上了“内蒙古”,然而因了老妈是山西人的事实,也因了父亲口中祖上曾经走西口的史实,我对山西的感情之深超过很多人的想象。而尽人皆知的一句“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除了让自己自豪于山西境内保留数量众多的大院、寺庙宫观、石窟造像、城垣关隘之外,对陕西也有着莫名的深情。只是,一个陕西太厚重了,厚重到可以独立承载华夏历史的半壁江山,厚重到我这样的小人物不敢妄自提笔。更何况我这个懒人,若非是实在地动心动情,情到深处,感受深刻,是绝不敢不知天高地厚去敲下这么磅礴、厚重的与陕西有关的点滴……

  我所喜欢的作者断弋在他的《陕西情怀》中开篇一句“陕西沾了西安的光”,这本来也说得没错,但我更想添上一句“陕西也沾了秦腔的光”。

  总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的三秦大地上,三千七百万的陕西人不仅以古老的西安城而觉骄傲,以战地延安而觉自豪,更以标签性的“吼”出来的秦腔傲立于世人面前。有人说,秦腔太“土”,这其中不乏陕西本地人。可是遍观流行于全国各省份的大大小小三百多个剧种来说,又有哪个剧种不“土”?“土”也好,洋也罢,有生命力的、观众喜欢的就是好的。历史上秦腔的兴盛,也正是因为它的“土”,接到了地气,才几千年唱不休并影响着其他的诸多剧种,从而受之无愧成为梆子声腔的鼻祖,承担起华夏民族最古老的戏曲剧种头牌。

  秦腔唱腔宽音大嗓,高吼激越,直起直落,高亢豪放,凄楚哀婉。我想这多半源于陕西人血性里都有一种认了(真)理不回头的“拗”劲儿,和在日常对话中使用的粗喉咙大嗓门甚至有点瓮声瓮气的关中方言有着必然的联系了。可是你知道吗?关中方言在古代是被称作雅言并做国语使用的,那时,人人学范,学说秦声雅言成为附庸风雅之风尚。今人之雅言已失去关西秦声之本色,但仍不失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一种方言尚且如此,人生起起落落,也倒真对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全剧下来,秦腔黑头演唱的“我大,我爷,我老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重复的次数应该不下七八次。按理说,两个多小时的全剧中一句话重复这么多次,或许会觉得多了,烦了,可任凭你怎么听,硬是觉得不过瘾,听不够,是灵魂……

  (二)《西京故事》的剧情与主题

  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不在北京的皇城根下,而在西安的古城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到西安站在城墙上的感受,我也向来如是认为。

  《西京故事》就发生在古城墙下一个叫状元巷的大杂院内,剧情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很简单,都是平时我们街头巷尾正经历着或耳闻目睹过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情节,简单而不做作,但反映的却是当前的真实现状,说起来就是六个字:“小故事,大现实”。 

  借助度娘搜索故事主题,纷纷扬扬的信息中大多还是说农民工进城奋斗,供养孩子读书的坎坷,可是我觉得,这样的概括太浅了。真正的好东西应该是值得品味和深思的。就如本剧,透过简单的故事,无论你如何拓展故事背后的立意也许都不为过。城乡差距、贫富差别等自是不用说,你能够想得到、看得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东西始终贯穿全剧。同样的一群人交错生活在貌似阳春白雪的大学校园,也生活在貌似下里巴的城中村,可是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各种价值观都在剧中有所反映。仔细一想,这个戏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给人的感受也是五味杂陈,很难一下子梳理清楚。难怪很多一辈子评戏的专家在看了这部戏后,都不能一下子提炼出一个简单直白的主题来。

  观后,个中滋味,倒貌似有点读《红楼梦》的感觉,一千个人读,就有一千种发散。许多时候,观众,是最好的评判者;记忆,是观众最好的佐证。

  给予“我国近几十年来最好的现代戏,堪称新时期戏剧的里程碑”这样的评价,可谓是名至实归。

  (三)《西京故事》的人物表演

  《西京故事》出场的人物众多,除了罗天福一家四口外,你仔细看看,认真想想,剧中哪个人物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就连戏份不多的护树的东方老人伴随秦腔黑头的“我大,我爷,我老爷……”,竟然在剧中有着画龙点睛之妙!

  一个活灵活现的烙饼动作,一个肩挑饼担、行走在车灯闪烁的夜色里的踉跄,看似简单,却再次印证了演员扎实的功力。而手拿扩音器的街道办贺主任、西门锁一家三口、甲秀、甲成都以细腻的表演佐证了剧团的实力和魅力。

  全剧结束是以春旺一家重走罗老师西京寻梦之路呈现的,反倒又多了一个主题希望。于是又不由得想起了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那句最经典“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和《阿甘正传》里的那句“life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t o  get”  ,有希望都是好的。

  (四)《西京故事》的受众

  我向来是不喜欢官场上的互相谄赞之词的。但是剧终结束后,省文化厅严副厅长的“三精”评价——“思想精深、演技精湛、制作精良”,让我觉得这是最真实、最得体、最精准的评价。演技、制作我其实是没有多少资格来品谈的,但是我想作为一名观众以及同我一样观看了这出戏的同事、学生,就仅仅站在观众的角度上,我是可以讲两句的。

  此戏可以给身处象牙塔的大学校园中的学生来看。来自城市的同学看了,可能对来自农村的同窗多几分了解和关心,让友爱之花开遍校园;来自农村的孩子看了,以第三方的角度冷静观戏,可能在甲秀或者甲成的某些方面找到自己的影子,理解了父母的不易,因而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走出自己的阳关大道来。

  此戏也可以给天下所有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看,他们同样可以从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不仅仅是找到,并且感同身受,在如何教育孩子,与子女对话,当子女出现了问题如何沟通和解决方面毫无疑义成为学习的素材。尤其是剧中罗天福的一句唱词“家虽穷也不在一粟一米”,勾起我对于那已在天堂的母亲的万千回忆,是的,家里紧张的时候,当孩子们学着节俭的父母也不舍得花钱的时候,他们就是用这样的话语构筑起为人父母的担当!

  《西京故事》到现在演了一百多场,受众甚多,涉及各行各业,观后感我想除了共同的一个“好”字外,各人感受亦不相同,也正因为如此,才可以冲破地域阻隔,远征数千里巡演,仍然让人看不够看不厌,我想,我们平时口口声声说的“艺术品旺盛的生命力”不就是如此么?!

  《西京故事》主题中难能可贵的体现了对人的尊严的思考,也把对戏曲艺术的理解由传统的“哼哼呀呀吼半天”创新地注入了时代气息,从而如此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某种意义上来讲,《西京故事》就是现代人最该学习的一门心灵修行课。

  (结语)想说的话很多很多,想表达的意思依然层峦叠嶂,寥寥数笔绝非能够描述清楚。但是我想,它必是独一无二的!

  感谢剧组全体人员,为书香华农奉献了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更为校园中的莘莘学子重读父母之心、回望并思考个人求学上进之路提供了一面明镜……

  一名华农普通的老师时时刻刻感念着你们为此剧付出的辛苦。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