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直抵人心的好戏——《西京故事》观后感
时间: 2012-09-27          点击量: 4140

陕西科技大学 04092003 郑莹莹

     62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西京故事》首场演出。全剧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特别是罗天福夫妇在西京城打拼,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下,仍然自强不息,坚持到底,心怀梦想,艰难前进,从不抱怨生活的苦难,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坚强勇敢地走下去,看到罗天福的执着,罗甲秀的自强,罗甲成的叛逆,仿佛感觉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引发我们深刻的反思,也深受教育。

    当《西京故事》第一场开始,我就震撼了,那支贯穿始终的秦腔民谣“我大,我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真的是从心底里感到了一股子气力,久久都忘不掉。

    《西京故事》这部戏具有极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直击人的心灵深处,感人肺腑,激人奋进,可以说是一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好戏。

    罗天福虽是一位农村出来的教书匠,却有着一个信仰。他坚持护树,因为老罗一家世代对紫薇树的感情已经不是金钱可以替代的了,这树是他们家对于祖先和生命,以及全村人对于西京梦的一个象征,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个向往。不只是老罗要坚持,我认为罗甲成以及后代都应该去护树!这种守护已经跨越一般意义上的生命的延续,而成为一种精神的时代救赎。没有精神的时代是悲哀的,没有信仰的生命是苍白的,不管是在过去、当下还是在未来,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坚守心灵中的高尚净土,并且为之不懈的奋斗拼搏。

    本剧还有一个引人思索的部分就是部分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歧视。在那些人的眼里,农民工低下,没有文化,不仅穷破而且还脏兮兮的不讲卫生,看完之后,让人顿觉小市民是多么的令人厌恶,他们看不到农民工的勤劳与善良,却把自己认为是人间上帝的姿态,殊不知他们平日的种种恶习相对于农民工的缺陷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真是可笑又可悲。每个国家,每个时代,总会有各种的不平衡,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正是有了这种不平衡的选择才会有了更加有活力的竞争社会。农民工因为没有文化,而造成了其在经济上的拮据与物质上的缺乏,在这种形势下,在要求其能够像城市白领那样光鲜亮丽的生活显然是不合理的要求,而且那些看似脏兮兮的农民工哪个不是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放眼望去,那些边享受着他们劳动成果,边拿白眼横眉冷对的所谓“城市人”确实应该反省一下个人素质与修养了,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以建设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为宏伟目标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人平等的概念是从建国,以至于建党之初就有的全民理念,这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什么政治任务,这是党领导下的伟大意志,是所有人都应该从血液里具备的最基础的生存道德。虽然现在的社会中依然残留着那些目光短浅的小民意识,但民主与平等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历史进程,在众志成城的大跨越中,那些“小市民”们定将自行惭愧而消失殆尽,就如剧中那些人间真爱的表现一样。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肩上扛的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未来,践行的是党的意志与理念,在这种社会素质体现的小事情上当然要当仁不让,用实践去履行这不是义务的义务,将微薄之力融入时代的汪洋波涛之中。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