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子戏 因主奏乐器为弦胡而得名。清道光2年就有班社活动,盛于民国。早期为安康地区一种曾被称为“莲花落”的皮影小戏,于1958年搬上大戏舞台,形成了生、旦、净、丑各角色行当,含有十种唱腔板式和并用欢音、苦音两种调式系统,同时使用关中、平利两种语言唱白。音乐显著特点为:唱腔起、转、落板都有自身的习惯用法,其落板句最后四字不唱,转为游弦伴奏下的说白,后由众人以虚词帮腔呐号子作结束。传统剧目有《宗仙镇》、《下河东》、《殷寿山》、《三盗宝》、《紫金镯》、《忠孝义》等。
戏曲时讯
2025-07-02
开票 | 秦腔《红河谷》:一曲用生命谱写的家国壮歌!2025-07-01
秦声激荡颂党恩 经典新韵传赤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七一”红色经典名段演唱会震撼上演2025-06-29
【西安天天有秦腔】6月30日-7月1日“迎七一”经典名段演唱会即将上演2025-06-26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安全生产月讲座/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及演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