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院介绍
剧院简介
院长寄语
领导班子
历任院长
荣誉榜
联系我们
院属艺术单位
一团
二团
三团
四团
艺术研究中心
演员训练班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名家荟萃
菊苑耆宿
老艺术家
梅花奖
当红隽秀
剧目集锦
新剧动态
经典再现
院优秀剧目
视听欣赏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留言板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戏曲时讯
2025-05-11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12日-13日秦腔《卷席筒》即将上演
2025-05-10
秦岭脚下听大戏!乔村这场秦腔盛宴太攒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走进长安区滦镇街道乔村
2025-05-09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10日-11日秦腔《窦娥冤》即将上演
2025-05-09
家门口的秦腔盛宴,唱热了老陕的心窝子!
首页
>
戏曲时讯
>
剧院动态
九届戏剧节《凤》剧报道之十
时间: 2005-11-29
点击量: 3490
秦腔讲述悠久的传说 《宁波晚报》记者丁晓虹摄影张柯 宁波晚报讯生命高古、天地旷达、万物神秘,观众仿佛进入了历史的久远时空,在昨晚的宁波大剧院,来自陕西省戏剧研究院秦腔团演员们的精湛表演迷倒了不知秦腔为何物的南方观众。 导演杨通民、杨珺是父女俩。传统的“老杨导”开始反对一切“话剧加唱”或“舞蹈加唱”的舞台呈现,戏曲归于本体。而“小杨导”则希望舞台表现有新的因子与元素介入,因此,两人的合作,使得该戏在这种相互渗透与交融中出现了新的看点。该剧导演介绍说,中国民间关于殷纣王、周文王、姜子牙的故事版本层出不穷,秦腔《凤鸣岐山》也取材于此,此前,仅演出版本就有四种。但该剧的几位编剧完全抽掉了神话成分,双脚扎扎实实站立在现实主义的大地上,向我们严肃而又真切地讲述了一个久远的王朝兴衰的故事。 秦腔,又名秦声,是我国最早形成于秦地的一种梆子声腔剧种,它发端于明代,是明清以来广泛流行的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四大声腔之一。这次是第一次来宁波,在出发之前,大家都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预想着结果,但从晚上的演出效果来看,观众还是能接受的。
九届戏剧节《凤》剧报道之九
九届戏剧节《凤》剧报道之十一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