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努力让我们的艺术创造成为有价值的文化记忆
时间: 2009-03-31          点击量: 3729
努力让我们的艺术创造成为有价值的文化记忆 ——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 陈 彦 尊敬的马中平主席,尊敬的胡悦常委,尊敬的景俊海副省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今天迎来了建院七十周年华诞。首先,我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经过七十年风雨洗礼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如今已是大树参天,枝繁叶茂,充满了勃勃生机。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不禁要深切地缅怀柯仲平、马健翎、黄俊耀等老一代艺术家和管理家,他们以一种文化拓荒者、建设者的心态,以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艺术事业锲而不舍的信念,始终坚持文化浇注,坚持理想引领,坚持革新创造,从而开创了我院的艺术道路,奠定了我院的宏伟基业,为秦腔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更不会忘记,在我院为民族戏曲事业奋力攀登的路途中,一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热切关怀;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等有关部门及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了新闻媒体、兄弟院团和社会各界的无私帮助和殷殷厚爱。在这里,我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还要感谢的是一直鼎力支持我们的观众朋友。热情而忠实的观众群体,是民族戏曲的生存理由,是戏曲人才成长的深厚土壤,更是我们奋力攀登的坚强基石。 在我院七十年历程中,记载着几代誉满三秦的艺术大家,铭刻着数千位敬业勤奋、努力进取的干部职工,他们为秦腔事业的发展和我院的艺术建设付出了心血、智慧和精力;我们忘不了为我院创建、发展做出贡献的历届领导、前辈和曾经在我院工作过的各位同道,并将永远铭记住你们的业绩! 1938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创立于革命圣地延安。七十年里,我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这七十年,是我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七十年;是尽心尽职、全心全意投入党的文艺事业的七十年;是坚守戏曲、不懈攀登的七十年;也是发扬优良传统,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的七十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从成立到现在,始终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和几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民众剧团成立之初,不仅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引领,而且还得到过他们具体的物质支持。毛泽东曾经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300大洋送给剧团,周恩来、李富春等领导人也曾为剧团的运转慷慨解囊。彭德怀、贺龙将战场缴获的日本军刀、呢子大衣等送给剧团做演出道具。在各方呵护下,剧团迅速发展壮大,用戏曲这门艺术,在陕甘宁边区和更大范围内,开辟了抗日对敌斗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特殊战场,创作演出了《血泪仇》、《一条路》、《查路条》、《好男儿》、《中国魂》、《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保卫和平》、《穷人恨》等大量优秀作品,进行了革命文艺的实践并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成为那个年代最时尚最耀眼的文艺星座。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民众剧团荣获“文艺工作特等模范”的褒奖,团长马健翎荣获“人民群众的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毛泽东主席说:“秦腔对革命是有功的。”大量史实证明,“民众剧团的艺术实践,对毛泽东文艺思想和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素材。” 由于有着这样不同凡响的历史,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从诞生至今70年的历程中,始终自觉地置身于时代进步、文化发展的前列。新中国成立后,民众剧团整体建制移师西安,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迅速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艺术生产体系,培养、延揽了一大批文艺人才,演出队伍日益齐整,实力更加壮大,创作演出了现代戏、新编历史剧和改编传统戏《梁秋燕》、《鹰山春雷》、《粮食》、《两颗铃》、《雷锋》、《游龟山》、《游西湖》、《赵氏孤儿》等优秀剧目,参加了一系列国内重大文化活动。1958年,于建国十周年之际,组成两个分团,参加了号称“三大秦班”的陕西省戏曲演出团赴京演出,受到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陈云、彭真、李先念、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得到了文艺界专家学者及首都观众的广泛好评,誉满京华,随后又巡回江南十三省(市)演出,蜚声南国。这一时期,剧院在剧目创作、音乐改革、传统剧目挖掘等艺术建设工程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体艺术水平有了极大提升,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新时期以来,经历了十年浩劫、十年蹉跎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以崭新的姿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洪流之中,焕发出了巨大的创造激情。艺术家们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关注生活热点焦点,一些融会秦腔传统精华,凝练剧种创新成就,彰显社会核心价值,张扬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新编历史戏《千古一帝》、《杨贵妃》、《泣血无字碑》、《太尉杨震》、《凤鸣岐山》、《雀台歌女》、《杜甫》,改编传统剧《西湖遗恨》、《杨七娘》、《杨门女将》和移植外国剧《真的•真的》等剧都产生了广泛影响。作为全国现代戏创作演出的重镇,研究院七十年如一日,坚持以现代戏形式表现现实生活,参与社会发展进程。从延安时期我国现代戏开山之作的《穷人恨》、《血泪仇》到建国初期的《梁秋燕》,直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杏花村》、《二虎守长安》、《漂来的媳妇》、《九岩风》、《臂塔圆舞曲》、《留下真情》、《陕北婆姨》、《好年好月》、《迟开的玫瑰》等剧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历获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中国艺术节金奖、文化部“文华大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四次获得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一次荣登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在多个国家级重大奖项上实现了陕西戏曲零的突破。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曾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秦腔艺术的代表,屡次出访德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芬兰、伊朗、日本等数十个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演出,赢得了观众的普遍赞誉和广泛好评,为弘扬中华文化、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阔的演出市场,足迹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同时,送戏到厂矿、部队、农村,为广大基层百姓服务,更是我们长期以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70年来,研究院举办了9期演员训练班,自己培养了千余名艺术人才,并以求贤若渴、容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运用招聘、调入等各种方法,汇聚了大批艺术精英,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不断涌现出备受观众爱戴、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艺术家,成为陕西戏曲的人才高地,被誉为“西北秦腔最高学府”。目前,全院共有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演员7名,是我国拥有“梅花奖”演员最多的艺术团体之一。还有一批延安下来的老干部、老艺术家,其中有14名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同时还拥有一批处在国家舞台艺术创作前沿领地的主创人才。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诞生于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发展于和平建设的火红年代,振兴于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时期。她与中华民族的兴衰休戚与共,与伟大祖国血脉相连,与社会大众相携共进。纵观研究院七十年的创作历程,以及继承、改编、创演的六百多部作品的运行轨迹,“多演戏,演好戏”,始终是管理者和艺术家们的良好愿望与追求。这个团队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革新,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且建立了积存深厚的基业。尤其是在创作上,始终与现实共振,同生活对接,努力反映时代的欢乐痛苦,揭示普通人的命运,得到了不同时代不同层次观众的普遍拥护和赞赏。即使是历史题材创作,也始终注重与时代血脉的接通,在充分尊重历史、“还原旧貌”的同时,深刻发掘它的当下意义,从而使艺术创造工程,每每成为对时代精神构筑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劳动。虽然在不同时期,也产生过一些急功近利、图解政策的浮泛之作,但总体走向是:尊重艺术规律,行进步态稳健,深切大众精神心理,表现生活波澜壮阔。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呈现出了题材占据越来越广泛,人性开掘越来越深邃,精神内蕴愈来愈丰厚的整体推进趋势。多部作品,屡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重要奖项、甚或最高奖项,就是观众评价体系之外的又一种评价支撑。 我院是中国共产党亲自建造培育的文艺团体,七十年来,一贯重视职工思想道德建设,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这里,曾经成长起数千名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从业大军。近年来,为了加强职工思想道德修养,推进全员整体素质提升,我们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剧院的目标,在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中开展了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教育以及青少年法制和安全意识教育等活动,先后举办了数十期学术大讲堂及各类专题知识讲座,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授课。还通过组织有关人员赴各个艺术节观摩学习,选派艺术人员到高等院校进修,大量引进硕士生、本科生和让年轻学员整体进入大学深造等举措,有力地提升了演职人员的从业水平,并在全院营造了讲学习,树正气,谋正事,干实事的良好风气。同时,在后勤保障、环境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上,也托党和政府的盛世洪福,日新月异,渐次壮阔。党的十七大发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也确立了文化强省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在2006(7)号文件和2007(2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为“体现民族、地方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政府重点扶持”,这不仅极大鼓舞了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而且稳定了队伍,让从业人员充满了创造的激情。相信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科学发展观的引领推动,一个“出戏,出人,出效益”的更加辉煌的时代必将到来。 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奔突演进,真正使剧院立于不败之地的是始终开拓进取,始终坚持锐意创新的精神品格。一部剧院发展史,其本质是一部创业史,一部创新史,一切继承、传播、再造的过程,都是创业、创新的过程,一旦离开创业、创新,剧院便顿失领军秦腔的风采。许多创新过程,尽管也不时招致善意的批评,但最终都交融、渗透、化合成一种传统和积累,就像一片荆棘走得多了,便成大路了一样,研究院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在创新这条道上,是磨损了许多铁脚板,仍在匆匆往前赶路的。 秦腔是秦人的生命之声,奋进之腔,秦人爱之心切,护之有加,惟其如此,我们才更感到使命的光荣和艰巨。七十年的厚重历史,使我院形成了十分丰富的文化积淀。作为晚辈,我们敬畏前辈的创造,也深感薪火传承的责任重大。我们回报社会,感恩观众,始终想为这个时代多做些事情,并在做事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理想,从而使剧院的艺术生命得以持续延伸。我们要花大气力培植集体审美理想,从而抓好精品生产,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剧目建设,抓好演出市场,推动秦腔的文化产业发展。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顽强毅力,遵循艺术规律,始终保持从业者必须具有的守业状态和精神定力,既保持创新的势头,又保持稳健的风格,不激不厉,不骄不躁,不闻风而动,目不旁鹜、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我们的创造才可能成为有历史价值意义的文化记忆,也只有这样,才能迎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生命更加雄健博大的明天! 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