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院介绍
剧院简介
院长寄语
领导班子
历任院长
荣誉榜
联系我们
院属艺术单位
一团
二团
三团
四团
艺术研究中心
演员训练班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名家荟萃
菊苑耆宿
老艺术家
梅花奖
当红隽秀
剧目集锦
新剧动态
经典再现
院优秀剧目
视听欣赏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留言板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戏曲时讯
2025-05-24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24日-25日秦腔《铡美案》即将上演
2025-05-16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22日-23日秦腔《花烛恨》即将上演
2025-05-16
八面锦旗映丹心 一纸长信诉深情——八家单位致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共谱军民鱼水新篇
2025-05-14
我院离退办联合西安爱尔眼科医院开展眼科义诊活动
首页
>
戏曲漫谈
>
名家评论
文化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时间: 2007-11-26
点击量: 5261
文化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发布时间:2007-11-26 11:12 来源: 新华社 作者:张先国 周梦榕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参加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文艺工作者普遍认为,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需要用现代创意重新开发资源,以市场需求打造艺术精品,而且要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为主体,通过走出国门来推介中华文化。 靠创新赢得市场 “腾挪翻转全是戏,上天入地真功夫”,广州杂技团创作的杂技剧《西游记》在“八艺节”一亮相就引起轰动,连演两场场场爆满,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又加演一场,依然是一票难求。 《西游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以杂技剧形式登台尚属首次。据广州杂技团团长曹建平介绍,杂技剧《西游记》融合了京、沪、穗三地名家精心创作,历时两年才完成,集10多个杂技项目组合,融入舞蹈、武术、木偶、动漫等多种艺术手段呈现,全剧由120多名演艺人员参演,不仅是舞台剧的一种突破,在中国杂技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演出。 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白庚胜认为,文化是一种相对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这样一些“硬实力”的“软实力”,它软就软在比“硬实力”更为内在、更加深刻、更具精神特质,从而更能决定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走向及基本品质。他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用现代理念和科技手段开发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是实现文化腾飞的必由之路。 在“八艺节”上人们欣喜地看到一批传统经典作品现代化的成果。《红楼梦》改编成舞剧,用身体语言、音乐符号来演绎绝世爱情。《杜十娘》改编成歌剧,在足以乱真的舞台背景和绚丽多彩的灯光音效中,演员真切动人的浅吟高唱,颇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界。昆曲《公孙子都》曾是以抱怨为主调的文戏,浙江昆剧团则改为由武生领衔,并从人性角度开掘主题,与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意旨相近。 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团长刘斌对记者说,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们面前一座巨大的宝藏,只要善于用现代创意重新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将非常广阔。 靠市场打磨精品 以舞剧《风中少林》参评文华大奖的郑州歌舞剧院大部分演职员没等“八艺节”闭幕,就踏上了赴韩国巡演的旅途。《风中少林》登台两年多,演出百余场,创收1000多万元,并已与美国一家娱乐集团签约,将在美巡演800场。 《风中少林》的成功并不是孤立的。近年来,我国影视作品和图书出版出口年年创新高,长期是文化贸易“短板”的演艺产品也大踏步迈进国际商业演出市场。 在轻点鼠标就能消费世界各地文化的时代,艺术遭遇的文化竞争空前激烈,想让人们走进影剧院更难。剧作家魏明伦说,电视网络的兴起导致“剧场观艺”时代变成“居室文娱”时代,人们不用出门、几乎不必付费,坐在家里就能欣赏到流行音乐、综艺演出和肥皂剧,这与动辄花上百元买票去剧院看戏相比,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有了更多的选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晓明说:“中国传统文人将艺术文化等同于曲高和寡,将它局限成象牙塔里面的艺术产品。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眼球经济’,一部作品若吸引不了观众的眼光,将很难满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 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说,过去我们无论演什么都爆满,但现在观众都挑好角、好戏,我们也从过去的“产、供、销”变成现在的“销、供、产”,从选择题材时就非常慎重地请专家论证,主要看三个“点”:一是市场的卖点,二是艺术的亮点,三是思想的闪光点,努力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服务于广大观众。 靠精品推介中华文化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以文化出口为主业的集团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张宇说:“现在的文化强国,大都是通过商业手段来影响世界,如好莱坞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文化的大本营。基于此,我们文化产品‘走出去’必须要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为主体,通过文化企业来营销中华文化。” 令人欣喜的是,在电影、出版、演出、动漫等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迅速崛起。如湖南三辰卡通集团将蓝猫系列先后向韩国、美国、印度尼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输出了版权。 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出品方是成立仅几年的上海城市舞蹈公司。2005年,他们想出了一个用中国传统杂技嫁接西方古典芭蕾的点子,就这样,一个手中既没有演员也没有巨额资金的民营文化企业,凭借着一个名牌产品,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2006年初,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剧院举行全球商业首演,并创下了中国演出团体在海外演出市场的最高身价。此后,《天鹅湖》接到了德国、日本、美国、以色列、法国的演出订单。初尝甜头后,上海城市舞蹈公司又先后推出《霸王别姬》、《红楼梦》、《花木兰》等作品,并正在筹备为进军日本演出市场而量身定做的舞剧《大唐贵妃》、《中华鼓舞》等。 “八艺节”参评文华奖的共有54台剧目,演出均获好评。武汉大学艺术系主任彭万荣说,这些剧目都具有打造成中国名牌文化产品的基础,相关文化企业都应该从创意角度加以包装和营销,让其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新的增长点。
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戏曲常识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