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戏曲的精品制造与走向民间
时间: 2007-04-14          点击量: 5633
中国戏曲历经千年风霜,在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体系之中,成为唯一存留的、最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态之一。作为21世纪的中国的戏曲人,我们一方面为本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自豪,另一方面,则肩负着将代表中华文化精粹的戏曲传承下去、发展下去的重大使命。进入新世纪,东西方文化的彼此碰撞与交融、多元化的相互穿透纵横,在中国戏曲的前行轨道上,树立了各种各样的竞争与警示的标牌。同时,伴随着中国戏曲观众在历史文化的断层、割裂状态下的严重流失,戏曲无论如何都难再现20世纪里几个繁荣阶段的辉煌。面对此情此景,政府文化部门和戏曲的创作、生产、研究机构,都在绞尽脑汁儿,为戏曲的传承、振兴“鼓”与“呼”,为戏曲的发展、繁荣“争”与“闯”。于是,在中国戏曲的不同生存和发展层面上,出现了两大倾向:制造精品与走向民间。 首先,制造精品是以政府的文化部门为龙头的保护国家、民族文化利益的具体体现。作为有着悠久文化艺术光荣传统的华夏炎黄子孙,我们不但有能力、有智慧,将祖先们留下的戏曲瑰宝之精神财富继承下去,而且,有信心、有作为,将中国戏曲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占据世界文化的广阔舞台。 戏曲的精品制造,是以作品创作策划的精心,舞台演出的精致,整体艺术的精湛为其主要标志的,同时必须涵盖着艺术内涵的与时俱进,艺术风格的清新流畅,及艺术手法的大胆创新。不言而喻,要达到上述的标准,一是必需具备有一支高水准的创作生产队伍“挑大梁”,二是必需筹集足够丰厚的资金“打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两年来,文化部主持的“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第一批剧目(包括入围剧目)已经诞生。像京剧《宰相刘罗锅》、《骆驼祥子》、《华子良》,川剧《金子》等等一些优秀的戏曲剧目,堪称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当我们倘佯于这栩栩如生、动人心弦的人物形象中流连忘返时,当我们陶醉于那五光十色、变幻频繁的绚丽舞台感叹无比时,当我们惊诧于戏曲艺术带给每一颗灵魂的艺术震撼、视觉冲击时,迎面而来的是古老的戏曲艺术之树所绽开的崭新的花朵,它们散发着分外迷人的芬芳。成为新世纪文化艺术进入先进文化行列的典型代表。戏曲精品的诞生,是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前进的必然趋势,是人民大众文化艺术欣赏水平不断丰富、提高的历史需求,是中国面向世界敞开胸怀,既包容别人,更展示自己的博大与精深。 其次,走向民间则是戏曲回归本体,重新面向大众、争取大众的必由之路。戏曲是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淳朴、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积淀的集大成者,而且,它曾经是市井平民们填补思想缺失、弥合心灵创伤、企盼理想实现的最佳参照物,又是人与人之间最迅捷、最畅通的沟通渠道。从戏曲的诞生之日起,它的生死存亡就与大众(特别是社会的底层)血肉相连,息息相关。无论是南方的川剧、粤剧、汉剧、黄梅戏或梨园戏,还是北方的京剧、评剧、梆子、秦腔和皮影,皆是各地的方言俚语、祭祀庆典、秧歌舞蹈、山曲小调及杂耍和武术的多元化交融的结果,是中华艺术的荟萃与升华。来自民间的戏曲,犹如荒野上的草,夜空中的月,浑然天成,纯朴清新。戏曲的民间化、大众化、世俗化,成为其穿越千年,绵延不绝,贴近人心的制胜法宝。然而在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戏曲表演团体的体制由民营转为国营,戏曲创作与生产的视角可以不再以观众为中心,剧种和剧团可以不再信奉广大的观众为衣食父母也能生存,面向民间,面向基层,面向大众,就逐渐变为一种象征,变为一个口号。同时,“文革”十年里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全盘否定,彻底砸烂,扫地出门,使至少两代人远离、歧视、淡漠了戏曲,听不懂、看不懂习以为常。如今,剧场中年过半百的观众是中流砥柱的现象遍及大江南北。票房无利可图,甚至赔上生产成本,使得省、地一级的剧团基本没法儿面对观众,只能束手无策地对空长叹……即使是县一级的剧团,也因财经困窘的捉襟见肘,有一半儿以上不能在本区域内坚持上山下乡,送戏为民。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娱乐形式的花样翻新,网络发展的神速,都进一步加剧了戏曲的危机程度,依旧笼罩着中国戏曲舞台上空的乌云——“无人喝彩”状态,驱之不散。 公正地说,中国戏曲50余年的变化与发展,实现了跨越式的前进和超越。但是,在戏曲回归民间的征途上,显然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大步前行的同时,也走过了不少的弯路。既有深刻的教训,又有触及灵魂的痛苦,还有如鱼得水的欢愉和幸福。而要使戏曲真正名副其实地走向民间,回归民间,恐怕还要假以时日。这不单纯是提高戏曲艺术的水平与质量的问题,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培养观众。解决不了这个难题,戏曲回归本体,回归民间就仍然是并永远是一句空话。 中国戏曲能在精品制造和回归民间的双轨路线中各有选择、不断前进,是其身处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幸运。但是,区分二者的不同界线和关系,按照不同坐标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才是戏曲各有侧重的殊途同归。 戏曲精品的接连出现及不断的追求,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文化发展进步的标牌,是占有民族文化的份额,保存种族特征的纯洁,传承保留历史见证的一种有效的方式。而倡导戏曲走向民间,回归本体,则于最根本的要害之处找到了其前进受阻的深层原因。理由很简单,有人看戏曲,唱戏曲,好戏曲,爱戏曲,戏曲就能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使中华戏曲艺术焕发青春。 其实,戏曲的精品制造与回归民间,二者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鸿沟,雅俗共赏就是它们相交的切点。虽然达到彼此相交非常的不容易,但也不是高不可攀、深不可测。况且,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上,凡是流传下来的优秀戏曲剧目,大多既是深受民间大众欢迎“叫座”的剧目,又是博得专家学者一致赞誉“叫好”的剧目。而我们的任务是,既要“叫座”又要“叫好”,二者居其一成,二者各奔前程也行,二者相融相亲更是“来者不拒”,举双手欢迎!而最尴尬的局面则是二者“三不沾”,那可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中国戏曲置身于新的世纪,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更有着无限的机遇。作为从事戏曲工作的老中青三代人,大家都责无旁贷地为戏曲艺术的发扬光大而焦虑、拼搏,为制造精品而打磨、抛光,为走向民间而闯荡、探索……戏曲的精品制造与回归民间,是新世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大好机遇,是无数戏曲人的梦想与骄傲,是来日中国戏曲更加繁荣昌盛的隆重奠基。让我们做个未来的开拓者,光荣! (来源: www.ccdy.cn 作者:常晓华)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