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好大一棵千年树——浅谈《西京故事》普通民生视角背后的精神丰碑
时间: 2012-09-21     作者: 丁 烨      点击量: 4171

2011级全日制MFA    

  陕西剧作家陈彦在《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以后又捧出一部力作《西京故事》。作为“三部曲”之一,《西京故事》继续以普通民众的生活为题材,唱出一曲普通老百姓面对生活中的矛盾与艰辛永不塌腔的精神赞歌。当今中国戏剧舞台上,商业的、娱乐的、小资白领的、捧逗的作品不在少数,但肩负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主流剧作却鲜有佳作。《西京故事》在整个舞台呈现过程中或许还有诸多见仁见智的不足之处,但就其题材选择、故事架构、人物塑造以及思想深度来看,都相当的稳健,并值得我们就这一作品进行探讨和学习。

  1979年《于无声处》在京上演后,编剧宗福先曾与曹禺先生有过几次对话,曹禺先生说,“写作要从生活出发,对生活要有真情实感”。这句话看似普通,实则在创作过程中极为不易,从改革开放至今,能把视角放在地平线上平视苍生,深入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作品寥寥可数,或者说涉及普通人物题材者有,却始终带着一种高姿态的俯瞰,得不到真正情感上的共鸣。单就这一点来看,剧作家陈彦很显然已经贴着老百姓的心在写戏了。

  从故事架构和人物塑造上来说,《西京故事》的各类人物形象饱满且具生动性,正如评论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所说的“接地气”。罗天福一家四口的“西京梦”确确实实就发生在身边,一对普通的老夫妻为了一双儿女读大学而来到省城,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简陋的铺面做具有地域特色的担担面,一直到儿女双双毕业,才又回到老家。当一个普通人家的辛酸苦辣雕琢成典型的艺术形象之后,必定是会给观众带来情感上的强烈震撼和认同感的。剧中除了这一家四口,还有房东夫妻和调皮儿子,民工,护树老人、居委会主任,这些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联的众生群像,他们说人话,动真情,从真实的人性出发,人物性格随着故事的发展有规律的嬗变,艺术时空和真实世界的人物相融合,这才是艺术创作源源不竭的生命力。再加上秦腔独特苍凉的魅力与编剧笔下刻画的“永不塌腔”的陕北汉子交相辉映,更显出《西京故事》那一股子永远也压不弯的、慷慨激昂的不屈劲儿。在剧本创作中,编剧应有如同《西京故事》在塑造人物过程中的底层人物视角,现在多数作品明明是在写人,却偏偏写得不像人,归根结底还在于人物盲从故事发展,上演了一出滑稽的人物变形记。

  在《西京故事》中,罗天福这个人物的深刻性自不必说,他的身上有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朴实无华,但又坚韧不屈的烙印。更让我震撼的是,这种罗天福身上所有的品质,也是自己父辈身上保有的,自己却一直无法理解的精神特质。这一类人都不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英雄,却是坦坦荡荡,顶天立地,一撇一捺大写的“人”。但笔者更加关注罗甲成这样一个人物的刻画和塑造,这个人物从一开始就处在矛盾风暴的中心。性格中自尊好强与自卑冲动的矛盾在西京这样一个繁华都市中的碰撞尤为强烈。罗甲成是中国绝大部分用知识改变命运,通过考大学鲤鱼跃龙门大学生的缩影。他们从山区、从乡村、从小城镇来到他们梦想的繁华大都市,面对着浮华世界诸多的诱惑、无处不在的不平等,他们该何去何从,是卧薪尝胆,不忘初心,塑造健康人格直到走向成功,还是痛苦迷茫,进而心灵扭曲,被轻易击垮,甚至成为社会隐患?罗甲成这个人物在这里极具现实意义,他对于人生、对于尊严、对于成功的视角,以及他在痛苦中轻易的自暴自弃,几乎是普通的年轻人必经的破茧之痛,从罗甲成这个人物身上更让人反思考大学与改变命运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剧中罗父多有指责罗甲成的变化,希望罗甲成浪子回头。我很欣慰的看到了编剧人性化的处理,是将心比心的理解与帮助,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教育。

  谈到罗甲成这个典型的充满矛盾的人物,就不得不说这部戏的戏眼所在,一棵屹立在舞台一方的千年唐槐以及罗天福守了一辈子的那两颗老紫薇树所象征的精神意义。这个戏眼是是罗甲成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全剧精魂所在。罗天福与东方老人固守着上千年的老树,实质是是守着心中的信仰。很多人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信仰的缺失导致精神的软弱和生活的盲目。因为没有信仰,所以随心所欲,所以抱怨横生。我们亟待更多像《西京故事》这样的作品,来找回人性中最美,最积极向上的一面。其实说到精神丰碑与象征意义这类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大部分主流中国戏剧作品中,总是带着扭曲的意思,大制作和主流则意味着宣传片和广告片的结局,多少有些尴尬。再回到《西京故事》上来,《西京故事》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主流励志、宣扬民族精神的大戏。但是却丝毫让人不觉刻意与反感,因为它是贴着民众心灵的一出戏,在思想、情感上水到渠成,再加上流畅的故事情节,风趣稳健的对白以及秦腔特有的高亢,艺术审美已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戏曲唱到末尾,民族脊梁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仿佛如同那颗千年大树一样屹立在舞台中央。既不矫情也不刻意的在观众心中生根发芽。

  最后再来谈谈剧本中的细节处理。在看完《西京故事》的舞台展现后,笔者再次仔细研读了剧作文本,觉得剧作家在细节处理和情节铺呈上的细心与合理是整个剧不容忽视的闪光点。首先是整部剧的主题曲《这股气力从来就没踏过腔》,随着剧情的深入,一个简单而有力的歌词的每次出现和强调,使得整个剧的震撼力层层推进,直到最后结局,更是把整个剧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其次是情节的伏笔运用,如故事开端的老电线着火、房东阳乔丢失的拖鞋的情节,即推动了矛盾的激化,又在故事末尾均有解释,不得不赞其巧妙。

  笔者常常在想一部发自内心叫好的主流戏剧它的真正力量在哪里,不必说英雄,也不必论成败,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谱写赞歌也是展现力量的一种,它也许并不要达到某种既定的利益和目的,也不要去改变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但是,如果再多一些《西京故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地位和形象,必定会有所改观;阴暗面也必定能被阳光所照耀。一个真正的好编剧必然会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记录时代,还原生命的本身,尊重人性使然,而不单单只是毫无底线的适应市场,美其名曰舒缓压力,逗人一笑也就罢了。如《西京故事》这样优秀的、打着中国烙印、民族烙印的戏剧,必然值得等待更多此类作品的出现。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