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西京故事》随感录
时间: 2011-09-22          点击量: 3962

2011级博士生 周爱华

  随感一:人物的意义
  秦腔《西京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这些人物除了演绎故事、组织矛盾、推动情节、形成纠葛、完成结构以外,还有一个功能就是传达主题,诠释立意,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
  《西京故事》中的罗甲成,是农村孩子上大学的一个典型,他的家庭也是中国普通农村家庭的一个代表。父母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供子女上大学,但是上大学以后,却发现现实与理想大相径庭,就如戏中罗甲成所唱:“原以为走出大山天就辽阔,挣断肠跳过龙门命越龟缩。告别了沟壑,告别不了我的穷窝。走进了城郭,走不平等我的人格。……我第一次深刻认识我,再努力还是一个登不上台面、进不了场面、遭人边缘的山里哥。”
  诚然,罗甲成的想法和看法都有些过于偏激,但是他说的话也不无道理。
  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这句话似乎早已在打折扣。
  一句“农村孩子不应该上大学”曾经在网上引起过恶评,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句话似乎也不无道理。而农村的孩子,对这些更是感悟深刻。
  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了多元的含义。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教条理论,还包含了许许多多方面的内容,比如人际交往,比如工作经验,比如如何创新,如何适应,这些都应该被包含在知识的范畴之内。但是现在包括从教育者到受教育者,对知识的认识大部分还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讲课听课,其实,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能力比学历更重要。
  究竟如何看待上大学,穷人的孩子如何改变命运,这需要社会多方面的阐释。从农民本身而言,应该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上大学的问题,大学当然应该上,但是不可以把上大学当成全部的寄托和希望,对于学生本身而言,更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个人与社会的过渡交接点,通过大学,学生应该正确的去认识大学的功用,并适当的去利用上大学的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而作为学生梦想的殿堂,大学也应该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告诉他们大学的功用,不要让他们对大学期望太高,大学的职责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正确的看待和运用知识。
  农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的孩子身上,孩子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到考大学上,但是考上大学以后呢,上大学就真的能改变命运吗?《西京故事》以真实的笔触给我们一个很深刻的启示: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大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要想在社会中胜出,靠的不是学历,而是能力。
  如果把能力看作是知识的重要内容,那么,“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还是对的,但是被现在太多的人给曲解了。
  《西京故事》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也是全剧的主人公罗天福,他的所思所行与命运遭遇给人的启示就更厚重、更丰富了。
  罗天福是中国普通农民的一个缩影。他吃苦耐劳,老实本分,坚持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辛苦的劳动赚钱养家,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坚强、善良和质朴。他用传统的价值观教育罗甲成,没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求做人要有原则要有尊严。作为朴实的农民,这种教育观念是值得借鉴的。但当他面对生活的严峻考验,他也动摇了,彷徨了,退缩了。一个农民辛辛苦苦把所有的积蓄和希望都放到儿子身上,而到头来儿子却要放弃这一切的时候,对于辛苦了大半辈子的人而言,是无法接受的悲哀。当老子面对自己的儿子双膝下跪,怎不让人潸然泪下。所幸的是,罗天福最终没有放弃,最后战胜了自己。罗天福的心理挣扎过程,既是一个有担当的父亲、丈夫、男人的心灵诉求,又是一个时代价值观更替的投影,具有庞大的社会信息量,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发人深思,令人震撼。
  由于罗天福的坚守,《西京故事》在结尾处依旧乐观向上,给观众呈现了一幅合家欢乐欣欣向荣的景象,她用秦腔特有的苍凉和质朴告诉我们:无论任何时候,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怀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正确面对,生活永远都会很美好。
  这就是罗天福这个人物的思想意义。

  随感二:转变的力量
  《西京故事》在艺术处理上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我以为最见功力的是,编剧在处理剧中人物的思想与感情转变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高超驾驭能力与精湛技术水平。
  在《西京故事》中,涉及思想与感情转变的有以下几个人物:
  罗天福:从放弃到坚守;
  罗甲成:从迷茫到清醒;
  阳    乔:从势利到悔恨;
  金    锁:从顽劣到归正;
  童薇薇:从拒绝罗甲成到接受罗甲成。
  这么多的人物要在一部以唱腔为主的剧作中完成人物转变,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剧作家却从容写来,不慌不忙。
  先看罗天福的转变。这个人物在剧中有两处犹豫。一处是在第四场中,当罗天福告诉甲成“你姐给你们学校大灶联系了一下,人家立马让先送一百个千层饼过来试试。这个路子要能开通,村里新来的这一拨,吃饭问题就解决了”时,罗甲成愤然将自己刚刚扶起的垃圾桶和座椅又掀翻在地,他嫌爹丢人,劝爹放弃,他认为,什么奋斗都是徒劳的,“你以为我们上了大学,就能成龙成凤,改变命运,可实际上,我们掏空家底,搭上老命,仍然是城里人眼中的下三赖。姐今天毕业,还不知啥时才能就业,再别给自己编织虚幻的梦想了,你和娘赶快回去吧,在乡下还能像人一样地活着,在这儿,你就是污水,是“牛皮癣”,是贼……”面对儿子的责难,罗天福一下傻了眼:
罗天福  (唱)炸雷击顶梦重创,
              天塌地陷抽脊梁。
              十几年好学上进的读书郎,
              进城变成了秉性顽烈的走火枪。
              是什么让他心迷惘?
              是什么将他变乖张?
              日渐孤愤心志丧,
              挫败了为父殷殷期望苦心浇灌
              望子成龙血一腔。
              我是个失败的教书匠,
              把儿子教成了叛逆郎。
              我是个失败的领路爹,
              西京梦将夭折深感悲凉。
        [罗天福慢慢扶起被罗甲成毁坏的一
        切,人动景移,罗天福挑着千层饼行
        进在雨夜中。跌倒。
              真想蜷缩进家乡的热炕,
              真想醉卧在故乡的荷塘。
              守着我那花开如火的紫薇树,
              望着我那读书郎朗的小学堂。
             (慢慢爬起)
              腰杆已背不动日子的细账,
              精神已撑不住岁月的漏光。
              日子不是苦尽甘来节节向上,
              生活不是付出回报两相抵偿。
              日子是天天激战无战况,
              生活是年年拼命少华章。
              我真想一卧不起退下场,
              我真想一病不治皆了亡。

  在这里,罗天福犹豫了,彷徨了,退却了。那么,是什么动因使他战胜了自己,重新挺起腰杆呢?剧作家设置了四重理由,一是对老伴的牵挂,二是对女儿的期待,三是对乡亲们的责任,四是对儿子的担心:

              可老伴浑身病痛谁将养,
              女儿她毕业尚无落脚方。
              最愁儿子变态像,
              一旦生恶必疯狂。
              不能为社会造栋梁,
              也不能给人间养毒疮。
              好乡亲也指望我把路趟,
              这信任把我卑微的生命照亮堂。
              一切都不能往下放,
              老罗的担子还得老罗咬紧牙关
              往前扛。

  剧作家从人物的思想性格出发,描写了罗天福的情感转变,虽然笔墨不多,但入情入理,令人信服。
  另一处是在第五场中,罗甲成出走后回家,与父母再次冲撞,最后以死相逼,吼出了“我不想这样活了,太累了,压力太大了,你们放我走吧”,再次要出走时,罗天福忍无可忍,扑通跪倒在儿子面前。

  罗天福   你活着吧,你好好活着吧,我投降了,彻底给你投降了,给天、给地、给世事投降了。我啥也不守了,回去先把那两棵紫薇树一卖,都交给你,让你一夜改变一切,只要钱能把这一切都改变了。我投降了,罗天福给儿子投降了!(以头叩地)[一家人乱成一团,急忙搀扶罗天福。
  罗天福   我一辈子不窝囊,养个儿子把我养窝囊了。我一辈子教育人,到头来让儿子把我给教育了。我后悔不该没卖了
那两棵紫薇树,让你拿着几十万来西京城风风光光地上大学哇!
  淑    惠   他爹!
  罗天福   ……苍天哪,罗天福守不住了,罗天福要放弃了!罗天福要把一切都放弃了!(长跪不起)
  淑    惠   快,快扶你爹,你爹这脊梁一垮,这个家就彻底完了!
  罗甲秀   爹!(扑跪)
        [淑惠暗示罗甲成跪,罗甲成仍不愿,淑    惠   扑通跪地,罗甲成无奈跪下。
  罗天福   (唱)呼啦啦一家人全跪倒,
              好像是祭坛把魂招。
              我真的撑不住想松套,
              不守了一切都轻飘。
              我也会投机取巧把鬼捣,
              我也能靠山吃山把钱捞。
              何必要钉是钉来铆是铆,
              天底下不单是聚沙成塔路一条。

  在这里,罗天福的精神防线几乎崩溃,剧情发展至此,简直难以收拾。那么,又是什么动因使他战胜了自己,重新咬紧牙关站起来的呢?请看剧本:

        [黑头唱声出现在画外:
              我大,我爷,我老爷,我老老
              爷就是这一唱,
              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
              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
  剧作家安排了那支高亢激昂、耐人寻味的主题曲从心灵深处响起,给了罗天福重生的力量:

罗天福   (唱)恍惚间我已脊梁断裂形枯槁,
                        抬眼望突感一家之长不可先折腰。
                        再锈的铁锁也得往开撬,
                        这盘棋谁都能走

                        我这个家长不能逃。
      
  虽然笔墨不多,但却充满张力。如果说,罗天福第一次战胜自己,是因为这个人物作为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村长的责任担当的驱使,那么这一次战胜自己则是因为,罗天福作为一个普通而又优秀的中国农民,他的血液里浸润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的坚强气质。所以,我们为人物的又一次挣脱樊篱而欢欣鼓舞,我们也为人物的再一次的精神涅槃而泪流满面。
  再看罗甲成的转变。罗甲成从迷茫到清醒,有母亲的叮咛,姐姐的劝说,但最重要的力量是两点,第一是父亲的点拨,第二,也是最关键的,是东方老人给他算了一笔父母的心血账:

罗甲秀   (喃喃地念出声来,后逐渐转化成一
        个老者的画外音)孩子,这是我计算
        的一个方程式,你们自己也来解一
        解,你爹娘自住进这个院落,三年
        中,据不完全统计,共打饼一百零八
        万个,平均每天一千个,一个饼需要
        近三十个手工动作,三年中,他们为
        生计共劳作了三千二百四十余万次,
        刨掉面粉、油、芝麻、大料、木炭、
        房租、水电等一应成本,每个饼平均
        利润三分钱,三年中,共收入三万零
        八百元,全部用于你们的学习生活支
        出……三年中,你爹娘一共穿过两件
        新衣服,而你们平均一年三套,你爹
        娘穿的都是你们退下来的旧衣服……
        我给你们计算这个,不是想给你们忆
        苦思甜,只是想让你们关注你们父辈
        脚踏实地、诚实劳作的身影。我父亲
        是个铁匠,我从小就计算着他打成一
        件铁器的工作量,这在我以后的成长
        中很管用。你们的起点已经被他们用
        肩膀托得高过了他们许多,孩子,知
        道羔羊是怎么吮吸母亲乳汁的吗?那
        种双腿跪地的感恩接纳,才是这个世
        界上最美丽动人的图画……
  罗甲成   爹,娘!
             [罗甲成终于扑跪在正打饼的罗天福和
              母亲面前。

  虽然罗甲成也知道父母的艰辛,但当这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恩泽集结成一种感性的凝练与理性的思辩时,罗甲成似彻似悟,终于艰难地完成了从迷茫到清醒的转变过程。
  再看阳乔。这个人物庸俗而又势利,她的转变是无法靠说理来完成的,剧作家用了两个大动作才使她“改邪归正”,即一是老房子失火,民工们舍身帮她抢救出值钱的东西;二是罗天福临走时给了她一双本来就没有丢失的三千多元钱的一双鞋,令她羞愧难当。这两剂“猛药”才使这个人物的转变水到渠成。
  再看金锁。这个人物从顽劣到归正,只能依靠法律的力量了。而童薇薇其实也有一个潜在的转变,即从拒绝罗甲成到接受罗甲成。但写她的转变,剧作家不需要笔墨,仅借助于罗甲成的转变,观众也就顺理顺章地认同了她的选择。
  概括起来说,罗天福有传统道德支撑,有男子汉大丈夫的责任担当,他的转变用的是“内省法”,罗甲成的转变用的是“点穴法”,阳乔的转变用的是“事实法”,金锁的转变用的是“强制法”,而童薇薇的转变用的是“隐喻法”。如此分层处理,各个击破,错落有致,构成了戏剧殿堂特有的奇异魅力,值得我们赏析玩味,揣摩借鉴。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