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西京故事》让我们沉思
时间: 2012-09-19     作者: 王宁      点击量: 4267

西安工程大学  纺织与材料学院  王宁

  将近三个小时的演出,让人荡气回肠、叹为观止,我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五场的表演,场场动人心弦,场场气势磅礴……时而让人热血沸腾,时而让人感动流涕,时而发人深省……
  今天是难忘的一天,它将永远保存在我灵魂的最深处。一场丰厚的文化盛宴极大地满足了我作为一个理科生来自精神文化层面的营养的渴望。唯美的画面,动情的表演,丝丝入扣的情节,情感饱满而真实,让我如同在梦里一般,虚幻而飘渺,然而慷慨激昂的音乐总是在不停地叩击着我的每一寸肌肤,仿佛在提醒我,这是真的。从始至终,我的思想总是跟着西京大杂院的寻梦人老罗一家在跳荡、变幻。我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情节,哪怕是演员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
  西京寻梦人老罗,他的形象深入我的心底,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一家四口,人穷而志不穷,子女的双双金榜题名让老两口从此便有了生活的奔头。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喜上眉梢的父母,那是怎样的久违的高兴。老罗作为一家之长,面对着教师即将转正的失败和村长职位的失去,他心怀宽广;面对着大杂院房主西门锁之妻阳乔的讽刺、诬陷和嘲笑,他忍辱负重;面对着西门锁之子金锁对其女儿甲秀的非分之想,及儿子对金锁冲动和鲁莽的行为,他宽容、仁慈;面对着儿子甲成的不争气和离家出走,他恨铁不成钢;面对着女儿在大学里靠捡破烂而自强自立,他心痛而又自责;所有的苦,所有的难,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从身体上无不时刻地摧残着他。但是,他没有半句怨言,在生与死的挣扎中,依旧像老牛一样辛勤耕作。他的脊梁断了三次接了三次,他想就此撒手人寰,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坚强而又勇敢地担当起了这份家的责任。用千层饼的手艺,他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撑起了这个贫困潦倒的家。
  剧中一位守着千年老树的德高望重的东方老人算了一笔账,让人心酸和深思。一个饼的利润只有三分钱,而擀成一个饼大概需要三十多个动作,让人诧异,想想儿女几万块钱的学费就在他们日夜忙碌的身影下一点一滴积攒。我想说:老罗,您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故事的结局圆满而让人欣慰。阳乔知错,向老罗及农民工兄弟们道了歉;甲秀功成名就;甲成大学顺利毕业;全西京杂院的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整个表演前呼后应、抑扬顿挫,节奏时而激昂、时而悠扬、时而悲伤、时而轻快、感人肺腑,让人如痴如醉,让人思考良久……
  我有幸生长在一个比老罗家宽裕得多的家庭里,我的学费有国家的资助,我的物质生活很丰富,我不用像甲秀一样被迫要在学校里捡垃圾,以此来减轻家里的负担。所以,我是幸运的,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我的父母虽然没有起早贪黑打千层饼,但是年过半百的他们,我难道忍心再从他们身上榨取最后的那点油水吗?父母亲为了我们辛勤劳作,头上的银丝不经意间已越来越多;光滑的手已逐渐粗糙、结茧;挺直的腰板已慢慢地弯曲了;硬朗的身体已经渐渐挡不住风雨的侵蚀和四季的更替,爸妈真的老了。我心疼、心疼他们这些年为了我们这个五口之家所经历风风雨雨的艰辛,心疼他们把我们拉扯到大的含辛茹苦。
  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足以独挡一面的成年人,我们应该像甲秀一样用自己的双手为父母减轻负担。所以,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把学习始终放在第一位,全身心的投入,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上要勤俭节约、不攀比、不虚荣。做人应该像老罗教育甲成一样:“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切忌浮躁、要体谅父母、感恩父母、感恩社会。”老罗的一句:“梦既然有,苦就得吃。”让我铭记在心,我相信这句良言将会一直引导着我走向成功,走向梦想的彼岸。
  一棵千年老树和树的守望者在故事中守望着故事,故事的跌宕起伏让人思考,让人回味。感谢老师能给我们这次机会来接受这堂文化课的洗礼,同时,我也特别荣幸能够坐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享受一场视觉盛宴。故事结束了,但是它对我们的教诲却是很深很深。作为一个整天面对着数字和公式的理科生,受到传统文化方面的熏陶太少了,《西京故事》燃起了我心中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的渴求。我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机会再来观看这样的演出,当然我也会抓住每一次这样的机会,从中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感恩身边的人、如何学习、如何立足于社会。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