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省戏曲研究院赴港演出圆满成功
时间: 2012-07-16          点击量: 2555

01.jpg

省戏曲研究院赴港演出圆满成功

  应香港康文署邀请,省戏曲研究院、西安交大戏剧学院赴港演出团在陈彦团长带领下,携秦腔经典大戏《周仁回府》和由《水泼红袍》《晴雯撕扇》《赶坡》《拆书》《鬼怨•杀生》等组成的一台精品折子戏晚会奔赴香港,参加香港康文署主办、中华文化城有限公司承办的“2012香港中国戏曲节”,于7月13日、14日,在香港葵青剧院闪亮登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现场极为火爆。
  演出在香港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葵青剧院进行。香港观众对秦腔并不陌生,省戏曲研究院近年来多次赴港,一些名角在香港已有了相当的人脉,粉丝众多。此次赴港,该院不仅拿出了能展示秦腔审美特征的大悲剧《周仁回府》,也精选了能体现各行当、各类剧目特色的经典折子戏,组织了有中国戏剧“二度梅”得主李梅、“梅花奖”得主李东桥、李娟、李小锋、任小蕾、李君梅以及丁良生、刘照亮、陈魁、王小平、张波、曹普超、官小良等一、二级演员参加的强劲阵容,代表了当今秦腔的最高水平。 
  首场演出的《周仁回府》获得了满堂彩。香港康文署高级经理李明珍看完后难捺激动,兴奋地说:“不愧是经典啊!《周仁回府》这出戏只有秦腔才能演绎得这么精彩、这么完美!你们演得太好了!”一位香港戏迷早在2006年第一次看秦腔时就被牢牢吸引住了,这次听说秦腔来香港演出,他抢先买了剧场最好的座位,看完演出又专程为演出团送来了夜宵,连声赞叹:“演出太精彩了!”还再三恳求香港康文署的官员,希望明年再邀请演出团来香港演出。香港著名影视演员刘兆明虽然是第一次观看秦腔,但也被这个深邃厚重的剧种和精湛的演出所震撼。他感慨地说:“非常感动!这次看秦腔让我大开眼界,演员的每一句唱腔及表演都很精彩,音乐非常完美,我们深深的被剧情所吸引。传统艺术从没有停顿过,一直都在发展,而且越来越好看……”一位年轻的香港观众说:这是我第二次看秦腔,第一次观看秦腔觉得节奏很慢,秦腔很传统,这次观看才真正看出味道来了!你们融入了现代的元素,节奏也有了现代感,真的是既好听又好看!”
  连日来,葵青剧院成为香港市民的聚焦热点,人们扶老携幼提前到场,设有903个座位的演艺厅每天都座无虚席。精准的演绎,精妙的绝技,精美的唱腔,精彩的呈现令观众叹为观止,不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秦腔秦韵的独特魅力,不仅再次征服了香港观众,也让在港的陕西乡党倍感自豪。一位在香港攻读博士的陕西籍学生税煜说:“我为这次青年团来香港,激动地等待了三个月!两天的演出,我和剧场内的观众一样,被演员的精彩技艺和深厚功底所折服。在这次戏曲节上看了不同剧种的十几场戏,唯有我们的秦腔不停地赢得香港观众的热烈掌声并多次谢幕。作为陕西人,能在香港的舞台上集中看到秦腔名角李东桥、李梅、李娟、李小锋、任小蕾、李君梅、丁良生等艺术家,使我又感动又振奋,不由得热血为秦腔为秦人为西北那方热土而沸腾!”
  12日下午,主办方特地邀请李梅、李东桥、李娟、李小锋等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与香港观众见面座谈,几位名角向大家介绍了在这次演出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及艺术特点,简要介绍了秦腔这一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流播地域、唱腔特点、音乐特征、表演特性及其代表剧目,和赴港演出团的整体实力等等观众感兴趣的问题。曾多次随团赴港演出的李梅说:“每次赴港演出,都感受到观众的厚爱,感受到血浓于水的亲情。”李东桥亦表示:“我们这次来港演出,不仅要让香港同胞欣赏到高质量的戏曲节目,也希望通过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使他们从中感到民族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十余家新闻媒体出席座谈,演出团陈彦团长接受了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
  虽然日程紧张,任务繁重,但演员们仍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地投入到演出中,呈现出了高质量的戏曲精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完成了这次陕西文化的远征,获得了香港主办方和观众的一致首肯。

02.jpg

秦腔在香港葵青剧院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的观众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