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我院表演艺术家马友仙、贠宗翰获得国家级秦腔项目代表传承人称号
时间: 2009-04-24          点击量: 2408

    4月24日,国家文化部对第3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大门类706名传承人名单进行公示。我省秦腔、西安鼓乐、陕北民歌等项目18名传承人登上榜单,其中秦腔榜单全国仅有陕西7人。我院表演艺术家马友仙、贠宗翰光荣上榜,与李爱琴、肖玉玲、康少易、余巧云、吕明发一同获得国家级秦腔项目代表传承人称号。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载体,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来传承。2008年,我省11名秦腔艺术表演者,申报获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秦腔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目前,省级秦腔传承人每年将拿到4000元钱的补助款。如果获评国家级传承人,将获得每年8000元的补助。
   马友仙为我院退休老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表演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文联常委,陕西省对外友好协会理事,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授予的特殊贡献艺术专家。代表剧目有《谢瑶环》、《红灯记》、《白蛇传》、《洪湖赤卫队》等。其歌喉亮丽,音质清脆,声情并茂,具有独特的演唱风格和艺术魅力。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文艺大奖。演唱盒带和录像碟在台湾、香港地区及美国、泰国的陕西籍人中流传甚广,颇有影响。
   贠宗翰为我院退休老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剧协会员,陕西秦腔研究会副会长。代表剧目有《打镇台》、《赵氏孤儿》、《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血泪仇》等。多次获得各类大奖。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博采众长,吸收借鉴了京、蒲、昆、歌等剧种的表演技巧和发声方法,丰富了秦腔须生和秦腔男声的唱法。其唱腔声情并茂,表演潇洒大方,受到专家、观众的广泛喜爱。
   据悉,706名传承人推荐名单,公示期15天。公示期满将正式命名。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