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等观看《大树西迁》
时间: 2009-05-05          点击量: 2874

    5月5日晚,由我院创作演出的大型秦腔现代剧《大树西迁》在剧场隆重上演。该剧以一幅徐徐展开的恢弘历史画卷,壮写国家的变迁、时代的进程、民族精神的升腾,礼赞共和国几代知识分子“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报国情怀和不朽功绩。陕西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副厅长刘宽忍、厅纪检组组长李延军、副巡视员李全虎,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贾箭鸣、学生处处长徐文雄,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卢黎歌、院长王宏波等领导和著名文艺评论家肖云儒、李星及西安交大中文系主任焦垣生等嘉宾一同观看了演出。
    《大树西迁》根据上世纪50年代以交大为代表的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响应党的号召,从沿海大规模西迁内地,投身于西部开发建设这一史实为背景精心创作。全剧以孟冰茜教授一家三代人西迁五十年的奋斗历程和生命轨迹为主线,用六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切面,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地演绎出了主人公五十年情感嬗变、思想升华的心理流程,艺术地再现了那个壮怀激烈的年代,昭示了共和国知识分子“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生存理念,讴歌了他们前赴后继、忍辱负重、热血担当的人格精神。故事真切感人,情节起伏跌宕,人物鲜活生动。表现手法外现平静优雅,内蕴潜流汹涌,新颖别致,激情飞扬。
    《大树西迁》原名《西部风景》。编剧陈彦为著名剧作家、陕西省剧协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他创作的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曾囊括了国家戏剧类的全部奖项,并荣列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自2000年起,他深入西安交大、上海交大校园,搜集珍贵史料,走访西迁亲历者,周密构思,精心写作,几易其稿,终于饱含热泪,创作出了《西部风景》剧本。2004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团曾将此剧以眉户剧形式搬上舞台,当年9月,荣获陕西省庆祝建国55周年暨纪念振兴秦腔20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活动“优秀剧目奖”,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被著名作家陈忠实盛赞为“一部壮写知识分子的英雄史诗。”  
    2008年,作者在反复论证、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又对剧本进行了重大修改,使戏剧结构更加合理,心理描写更为细腻,主题开掘更加深刻,让剧作的思想内涵超越了题材本身的局限,闪烁出夺目的人性光辉和厚重的人文价值。在国家文化部2007-2008年度现实题材剧本评审中,《大树西迁》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获得国家专项资助。按照国家文化部“入选作品应尽快投入排练,精心打造,力争以精湛的艺术质量为共和国60周年大庆献礼”的要求,省戏曲研究院聘请了上海著名导演胡筱坪、王青,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韩生、伊天夫、范丛博、中央戏剧学院教授秦文宝等艺术家加盟二度创作,以求更准确地体现该剧题材的深刻内涵、时代风貌和剧中主人公的地域特质。该剧演出阵容强大,是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剧组的原班人马,领衔主演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梅,其他主要角色分别由刘照亮、郝卫、官小良、李君梅、李娟、张蓓、任小蕾扮演。经过几个月紧锣密鼓、精雕细琢的排练,这部在剧作题材、表现形式、舞台美术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的秦腔剧目终于亮相舞台。 
    在昨晚的演出中,观众座无虚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尽管描写的是知识分子题材,但是剧中深刻的人性力量以及所传递出的人类共通情感,却打动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弦,形成了一波又一波涌动着的情感之潮,观众自然地沉浸其中,与剧中人同喜同悲,常常抑止不住地热泪涌流。特别是最后长达五十多句的慷慨激昂的唱腔被李梅一气呵成地唱完时,观众的情绪被推向了高潮,叫好声、喝彩声不绝于耳。西安交通大学宣传部部长贾箭鸣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大树西迁》这部剧是“共和国的颂歌,中国知识分子的颂歌,大西北人民的颂歌”。演出结束后,领导和嘉宾上台与演员一一握手表示感谢并合影留言。 
     据悉,奉国家文化部选调,《大树西迁》将在9月下旬进京,为共和国60大庆举行献礼演出。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