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纪念著名剧作家李芳桂逝世200周年系列活动隆重举行
时间: 2009-07-10          点击量: 2128

    2010年是著名剧作家李芳桂逝世2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对我国戏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先驱,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渭南市委宣传部、渭南市文化局、渭南市文联将联合举行一系列活动。7月10日,“相约渭南”2010——纪念著名剧作家李芳桂逝世2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渭南市临渭区蔺店镇李十三村隆重举行。著名作家、省作协原主席陈忠实,省剧协主席、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发表讲话,渭南宣传文化界的领导、文艺界知名人士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李芳桂,清代剧作家,1748年出生,1810年逝世。陕西渭南人。乡人因其戏曲创作功绩卓著而以出生的村名尊称为李十三。在潜心戏剧短短十几年的生命历程中,李芳桂为人间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其存世的《春秋配》、《白玉瑱》、《万福莲》、《火焰驹》等“十大本”剧作流传全国,《白玉瑱》上世纪三十年代是“秦腔正宗”李正敏常演的名剧,五十年代又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以碗碗腔形式搬上舞台,广受欢迎;《万福莲》先由著名剧作家黄俊耀改编为《女巡按》在西安演出,戏剧大师田汉观看后改为京剧《谢瑶环》,名振京华;《火焰驹》拍成秦腔艺术片,在全国上映,影响久远。  
    著名作家、省作协原主席陈忠实在讲话中说:“我是从省剧协主席陈彦的文章中,认识了李十三这位堪称伟大的剧作家,深深为他对戏曲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的遭遇以及封建朝廷的残暴所震撼,于是写了《李十三推磨》这篇小说。今天到李十三的墓前祭拜,我是来寻找中国文人的一种风骨,表达我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圆了我的一个梦。”陈忠实所写的小说《李十三推磨》,在《人民文学》首发之后,相继被《小说选刊》与《小说月报》转载并评奖,引发了全国对李十三的关注。
    省剧协主席、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说:“李芳桂的创作宗旨是为民写戏、为事立言,内容皆取材于‘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他以普通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来观察人间的风雨晴和,以赤子之心和真挚的同情,去反映底层知识分子、劳动人民人生中的悲欢和磨难,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无奈和抗争,通过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的经历和归宿,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乾、嘉时期社会生活的风情,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贻误天下苍生”的病源祸根,流露出朴素的民主思想。这些来自于他生命真切体验的剧作,充盈着智慧的光辉,闪烁着传奇的华彩,既长于诗意文情的独标神韵,又兼及巷言俚语的醇美,蕴藏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舞台承受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也在演绎着自己命运的消长兴衰,多少个剧种、多少部剧作在岁序更新的进程中被无情的淘汰,而李芳桂的“十大本”,不仅未被历史长河的浪涛所湮没,反而伴着历史的推进,远播于海内外,至今常演不衰,成为秦人当之无愧的心灵文化胜景。”  
    启动仪式后,在李芳桂先生的墓前举办了戏曲纳凉晚会。省戏曲研究院著名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李东桥、李娟、孙存蝶、谭建勋、任小蕾、王新仓、张蓓及一级演员丁良生、二级演员胡萍、魏小莉、李志翔等联袂献演,渭南市东府碗碗腔皮影剧社也倾情加盟,演出阵容强大,名家荟萃,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吸引了近万名群众兴致勃勃地前来观看。虽然演出中途电路突现故障,天空也飘着时大时小的雨滴,但观众们在黑夜中冒雨等待,几乎无人退场。基层群众对演出的期待感动了所有的演员,大约两小时后,电路修复,大家即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演出之中。阵阵慷慨激越的大秦之声,划过了渭南李十三村深邃的夜空,艺术家与观众一起,用心感知着剧作家李芳桂为之痴迷、为之奋斗的戏曲艺术那独特的魅力。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