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李东桥以《西京故事》中罗天福一角的成功塑造 荣登第2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榜首
时间: 2012-04-23          点击量: 4777

  4月17日,第2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颁奖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东桥凭借在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中的卓越表现荣获本届“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榜首。
                            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由于2011年正逢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戏剧舞台迎来了众多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反映现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所以今年的“白玉兰”无论是参评剧种、剧目还是参评演员的数量,都突破了近五年来的纪录,共有分别来自上海和全国各地35个剧团61台剧目的87位演员参加评选,包括京剧、沪剧、越剧、秦腔、淮剧、话剧、滑稽、儿童剧、晋剧、豫剧、陇剧、粤剧、锡剧、黄梅戏、绍剧、音乐剧等16个剧种,汇聚了众多名家精品、港台风潮、剧坛新秀等。
      据评委介绍,“白玉兰奖”的“榜首”称号并不仅仅在获奖名单中排在首位,而是有着严格的界定:只有在评委会三轮投票中票数始终稳居首位的获奖者,才能在授奖时特别冠以“榜首”的头衔。经评委会严格评审,本届“白玉兰”在17名主角奖提名奖演员中产生了10位正式获奖演员,以《西京故事》中罗天福一角而享誉全国的李东桥,艺压群芳拔得头筹,与姚百青、洪涛、金士杰、田蕤等10人获得主角奖,也成为第一个登上“白玉兰奖”榜首的秦腔人。
      18日,省戏曲研究院院长、省剧协主席陈彦率院班子成员及院内各团、处主要负责人一行20余人专程赶赴咸阳机场,热烈欢迎载誉归来的李东桥。大家群情激扬,纷纷向东桥表示祝贺,祝愿他在今后的重大赛事中再创佳绩。
                          李东桥和《西京故事》震动上海
      17日晚,由央视和沪上著名主持人白燕升、曹可凡、马兰、钱云主持的颁奖仪式在上戏剧院举行。新颖精致的舞台两侧,装饰着巨大的“白玉兰”奖杯,不断变幻的灯光,映射出斑斓的色彩。穿插着精彩的节目,奖项一个个陆续颁出。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蒋卓庆,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主任陈东,以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委会主任尚长荣,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奚美娟等出席并为获奖者颁奖。为李东桥颁奖的尚长荣先生紧握着东桥的手,高兴地说:“实至名归!实至名归!”
      在29位获奖演员中,李东桥显然是最引人瞩目的一位,在几天来的系列活动中,处处受到特别的“关照”。先前,在15日下午举行的第2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论坛上,李东桥和姚百青、董红代表本届“白玉兰戏剧奖”入围演员上台作了精彩发言,三位各自剧种的代表人物分别谈了戏剧人的理想,戏剧流派的继承和创新及剧团的管理等内容。颁奖仪式上,作为主持人唯一点名采访的获奖者,他又被请到了台口。当被问到有关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问题时,他简要介绍了省戏曲研究院历史,然后深情地说:“我们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简单的表演团体,而是以一种文化建设者的心态,坚持价值引领,坚守着戏曲事业。《西京故事》和我们院一大批在全国产生影响的现代戏一样,都是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反映底层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表现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传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因而能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演出了150多场,得到观众、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虽然我的戏份很重,时常会感觉疲惫,但作为一个演员,能够遇到这样的好戏,能够受到观众欢迎,我感到十分高兴也十分幸运。”一番肺腑之言,充盈着赤子情怀,洋溢着大家风范,激起了场内热烈的掌声。
                            陕西文化和大秦之腔的荣耀
      颁奖仪式上,央视著名主持人白燕升讲述了他观看《西京故事》的感受和对李东桥的激赏。他激动地说道:“我特别想给大家多说两句李东桥——我上个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刚刚看了他主演的《西京故事》。作为一个职业戏曲主持人,我看了太多太多的戏,不大轻易动情了。可是我看这个戏的过程当中,我真的一个劲地流泪,我发现不光是我流泪,很多人都在哭,真的非常非常感动人!有机会的话我真的希望在座的观众包括电视机前的您,看一看这部舞台剧。我一直觉得,舞台剧的魅力真的要比你看电视剧看电影带给人的感受,更加直接,更加强烈,你能够感受到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关系,更能产生共鸣。”接着,他加重了语气,叮嘱大家:“一定要记住李东桥,记住他的《西京故事》!”
      白燕升盛赞李东桥和《西京故事》,已不是第一次了。此前的16日晚,他在艺海剧院后台遇到了李东桥,立刻高喊着东桥的名字,紧握住东桥的手,由衷地说:“《西京故事》太棒了!被人拉着去看戏时,我根本没想到,这部戏能让我哭得稀里哗啦!一下子改变了我对秦腔的看法!我原先最反对“吼戏”,但看了你的戏,感觉你吼得太带劲了!我还专门对几位戏曲界前辈说,您一定要看《西京故事》,一定要向地方戏学习——他们真正是在演人物!”
      在第2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展演时,李东桥与卫小莉表演《西京故事》中的“父女对唱”后,白燕升也是当即热情洋溢的表达了对《西京故事》和李东桥毫不吝惜的赞美。他说:“李东桥是我国一位杰出的表演艺术家。他刚刚表演的虽然只是《西京故事》中的片段,但已经可以感受到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力量。我上个月刚刚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了《西京故事》全剧,当时看得激动万分,泪水止不住地流。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周围观众,他们个个也都是泪流满面。这部戏讲述了一群小人物的故事,他们的坎坷,他们的坚守,阐明了‘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的’这样一个道理,而这个坚守,这种精神,恰恰是我们今天社会所需要的。我常常想,芭蕾是外来的,歌剧是外来的,连话剧也是外来的,只有戏曲,才是我们民族独有的艺术,也正是有了我们戏曲人的坚守,戏曲人的精神,才有了今天戏曲舞台的繁荣。我呼唤大家都来观看《西京故事》,呵护戏曲,热爱戏曲,让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真挚的话语,表达着白燕升由衷的感动,这种感动,又感染了台下的观众。
      连日来,上海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了“白玉兰”颁奖消息,其中文汇报《秦腔演员李东桥昨走上“白玉兰论坛”“演员要和老百姓贴得很近”》、解放日报《戏剧表演盛开“白玉兰” 刘厚生获特殊贡献奖,李东桥等10人获主角奖》、新民晚报《第2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昨在沪举行 李东桥:艺术要关注民生》、上海青年报《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奖揭晓 李东桥郭达等获奖》等报道均把李东桥醒目地设置于标题之中。在李东桥看来,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风光,也是秦腔的荣耀,是为陕西文化做了一次实实在在的强力推广。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