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刚过,人们尚浸润在节日团聚的温馨里,我院秦腔团(一团)、青年团(二团)、眉碗团(三团)、小梅花秦腔团(四团)从正月初五就鸣鼓开演,开始了全院的春节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截止3月初,除眉碗团进行重点剧目《西京故事》排练以外,三个演出团共演出79场,其中秦腔团演出31场,青年团演出29场,小梅花秦腔团演出19场。
今年巡演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早计划早安排,提前做好春节期间演出的前期准备工作。春节前,各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下去,摸市场,订演出,提前恢复排演了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传统戏、折子戏。为了适应农村市场的变化,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各团还精心组织了综合晚会,晚会内容囊括了秦腔折子戏,清唱,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以更好地服务全省城乡一线观众,让秦声秦韵把农村的年节氛围营造的更黏稠更温馨。
2、各团上下齐心协力,演出紧张有序,斩获不菲。从2月7日(正月初五)开始我院四个演出团就全面进入演出一线。秦腔团2月9、10日在宝鸡岐山演出六场,当晚连夜拆台装车至凌晨三点;11日至15日在宝鸡虢镇演出十三场;16日转场蒲城县演出两场,连夜转场到澄城时,已是凌晨四点;17、18日,在澄城演出三场,19、20日转场西安丈八里花水村演出两场至初初十八;21日转场梆子井演出两场;22、23日转场枣园外演出三场。青年团从2月7日至19日,先后赴韩城、宝鸡陈仓区、蔡家坡、西安蓝田等地演出,经常一天演出两场,然后紧急转场,全团上下齐动手,齐出力,圆满完成了春节期间的演出任务。小梅花秦腔团移植改编了秦腔贺岁神话剧《刘海戏金蟾》,从正月初五开始,在剧场连续演出19场,演员晚上参加演出,白天还在排练场技练,同时担任了泰国国家旅游局代表团访问我院的接待演出任务,部分演员还被抽调到眉碗团参加我院重点剧目《西京故事》的排练。
3、严守戏曲前沿阵地,向全国顶级院团发力。我院创演的《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先后被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和前三甲,为了向更高层次冲击,我院今年投排大型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该剧由眉碗团演出,我院艺术总监、“梅花奖”演员李东桥领衔主演,并邀请全国知名导演査明哲担纲执导。
春节甫以收假,查明哲导演就带领眉碗团全体演职人员进入排练场对词、安场,白天晚上连轴转,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查明哲导演近乎“残酷”的苛责排导,让大家感受到了国家顶级艺术制作团队的艺术实力和国家化的艺术运作模式。比如有的演员为了能更好地呈现出导演所要表达的意境,不慎从平台上摔下来脚踝受伤,依然坚守岗位,毫无怨言。再如2月26日布景到达当天,演员上下午在排练场排练,晚上到排演场试妆,做造型,完了再进排练场,连吃饭都给忘了,主演李东桥实在吃不消,就半开玩笑地说,查导,我两腿实在站不住了,没劲了!查导说,哦,忘记时间了,大家该吃饭了。演职员们由不适应到全力以赴,完全被查导的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折服。这既是我院与国家顶级制作团队零距离接触、合作、融合对接的学习机会,同时也为秦腔融入了新的活力和艺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