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纪东将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观看《西京故事》
时间: 2011-06-03          点击量: 3593

01.jpg

      6月2日下午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包场。中央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副会长、原周恩来总理秘书、武警指挥学院原副院长纪东将军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龙建成、党委宣传部部长强建周、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林松涛以及该校400多名师生共同观看了《西京故事》。
      演出结束后,纪东将军、龙建成副书记等人上台与演职人员亲切交流。纪东将军此次到陕西本为讲解“周恩来精神”,没想到会看到如此精彩的《西京故事》,他激动地说:“《西京故事》是我这次来西安一个意外的收获,我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编剧、导演和优秀的演出团队今天共同为我们奉献了一部非常优秀的戏。这是一部非常有时代精神,反应我们社会某一个侧面的戏。比如,‘农民工进城’是一个倍受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我们国家处于经济转型期,我们的团队能成功演绎这样一个故事,应该说是共同承担了这样一个历史的责任。同时这部戏让我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教育,在建党九十周年的时候组织大学生来看这个戏,很有教育意义。我在陕西科技大学讲周总理精神的时候,很多同学向我提出‘现代的大学生怎么样能够承担、继承老一辈的精神?怎么样做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承担起历史的责任?’等等问题。我当时回答就是:理想和信念。关于‘信念’,我想根本的还是要继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不甘现状、敢于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这个‘魂’是传承下来的没有断过的,这个‘魂’怎么传承下去,这就是下一代人的责任。不管八零后九零后二零零后,历史的责任总会靠你们担当,所以说组织大学生来看这部戏太有必要了。我们的演员表演也很到位,体现出了一种团队的精神。感谢我们的编导,我们的演员,我们戏曲研究院所有的文化工作者。”
      龙建成副书记也发表了精彩的讲话。他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电子科技大学全体师生向陕西戏曲研究院各位表演艺术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给我们带来一场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好剧目。《西京故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饱含了生活的浓彩重墨,深刻地演绎了我们的生活。这部戏更是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勤劳善良、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就像我们舞台上的这棵大树一样,尽管有风吹有雨打,始终根植在那里郁郁葱葱。我想我们这个民族就像《西京故事》里面反复唱响的一样‘有一股气力从来就不会塌腔。’通过看这部戏我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我们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脊梁,同时也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你们的身上汇聚了祖国、人民、家庭对你们深深的希望。你们的担子很重啊!我们的大学生都要用我们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各方面对我们的关爱,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西京故事》这样一个好剧目,她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真善美,弘扬了主旋律,她是社会主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好教材。衷心祝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事业蒸蒸日上,也希望我们的艺术家不断地推出新的作品,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观看演出的西电大学生很受教育,尤其被戏中罗天福与女儿甲秀所表现的精神感染,纷纷发表感言。电子工程学院大三学生马文峰说:“我非常感动,罗天福的一句话“苦日子也要当成歌来唱”让我印象很深刻,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大的鞭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去勇敢的面对、去克服,去体会克服困难带给我们的快乐。”机电工程学院大三学生张长远说:“这出戏的情节对我来说感触深刻,就像发生在我身边一样,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这出戏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压力和负担,在我今后有能力的时候一定会好好回报他们、孝敬他们。”人文学院大三学生韩鹏帅说:“看完这出戏,我觉得我一定要孝敬父母,尽自己所有的能力去减轻他们的负担。” 通信工程大三学生荣小春说:“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有很大的共鸣,印象最深的就是罗天福说的‘梦既然有,苦就要尝’,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最需要有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一定要学会感恩,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就像戏中的唐槐和紫薇树一样,无论经过多少的风吹雨打都屹立不倒、绝不动摇。”

02.jpg

03.jpg

04.jpg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