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魂》剧照(1963年版)
5月21日,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老艺术家张晓斌不仅为这次采访列好了提纲,还带来了他正在修改的剧本《中国魂》。
“这已经是我改的第二稿了,快要完成了。这是省戏曲研究院计划在国庆期间推出的一部献礼大剧,之前是一个眉户版本,这次我们希望它以秦腔的形式再次登上戏曲舞台。”张晓斌一边说着一边翻开尚在修改的剧本,整整齐齐的手写体钢笔字刚劲有力。他说:“马健翎1938年创作了话剧《国魂》,用方言排演,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面向师生进行了第一次试演。毛泽东看后,当场就接见了马健翎,说这戏写得很成功、很好,如果把它改为秦腔,作用就大了。很快,马健翎就将其改为秦腔,并搬上舞台。再次演出时,台下观看的群众非常激动。几天后,毛泽东给柯仲平写了一封亲笔信:请你转告马健翎同志,应当把戏的名字由《国魂》改为《中国魂》。这一字之改,画龙点睛,更加突出了爱国主义思想。之后,这个戏很快流传到各个抗日根据地,并多次上演。新中国成立后这部戏还被以眉户形式复排重演。为了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今年省戏曲研究院决定复演几部传统经典剧目,再三斟酌下,选定了《红色娘子军》和《中国魂》。希望看到这部戏的观众能够感受到这种家国情怀,获得更多启示和触动。”
“在漫长的中国戏曲历史长河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及其前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是把中国革命的红色基因输入中国戏曲文化的第一团。这些红色基因已传承了81年。”著名学者肖云儒高度评价了省戏曲研究院的艺术成就。他说,“省戏曲研究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一大批反映时代生活、反映百姓生活、反映革命生活的优秀剧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无论是当年的民众剧团还是现在的省戏曲研究院,都为中国戏曲注入了红色基因,并将创造精神、创新精神贯穿始终,因此省戏曲研究院才生生不息,永葆青春。”
来源:陕西日报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