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西京故事》锦州演出照
“我大,我爷,我老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不管它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5月10日,秦腔现代戏《西京故事》开场响遏行云的唱腔飘荡在辽宁省锦州市的上空,来自黄土高原拙朴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继2018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大树西迁》入选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高雅艺术进校园”剧目后,秦腔第二次来到锦州。慷慨激昂、直抒胸臆的秦腔艺术再一次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
《中国魂》剧照(1963年版)
1938年7月4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在延安成立。这是我们党创立的第一个红色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听老一辈艺术家讲,在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里,由于没有经费,没有工资,居无定所,食无定粮,更没有道具、灯光、幕布等基本设备,刚刚成立的剧团举步维艰。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全团上下几十口人每顿只有两个锅盔分着吃。柯仲平去找毛泽东说明情况,毛泽东从自己《新民主主义论》的稿费中拿出300元边币给了剧团。当时,剧团的条件有限,周恩来、李富春等领导人就慷慨解囊,为剧团一解经济上的燃眉之急。彭德怀、贺龙也将战场缴获的日本军刀、呢子大衣等送给剧团作演出道具。” 民众剧团一路从延安出发,历经81年的风风雨雨,发展壮大成为今天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其间描绘出一幅又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戏曲如何与时俱进、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说,“但我们很有信心。”在李梅的案头,一份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已然为省戏曲研究院的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来源:陕西日报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5月21日,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会议室,74岁高龄的老艺术家张晓斌向记者讲述省戏曲研究院的历史。
“尽管生活清苦,但剧团同志热情很高,工作劲头十足。民众剧团坚持从老百姓中来、到老百姓中去,以满腔热情为群众服务。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月,大家自背行李、道具、戏装,不畏酷暑严寒,走遍边区山山水水,把戏送到沟沟洼洼,传播党的声音,宣传抗日主张,被誉为人民大众的‘艺术野战兵团’。当时,民众剧团下乡演出演的《小放牛》很受老百姓喜欢。每次离开一个地方,当地百姓都要把剧团同志送到村子外面,还送给他们许多慰劳品,鸡蛋、花生、红枣,装满了衣袋、挎包!”讲到动情处,张晓斌惟妙惟肖地用湖南话和陕北话分别模仿毛泽东和陕北老乡的语气。
在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群众的真心爱戴下,剧团迅速发展壮大。这一时期,著名戏剧家马健翎带领剧团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致力于创造“新秦腔”的大工程,创演了《血泪仇》《查路条》《好男儿》《中国魂》《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保卫和平》《穷人恨》等一大批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演绎了一部部艰苦奋斗的伟大篇章。
面对强大的时代浪潮,省戏曲研究院力求与时代合拍、与生活对话,捕捉时代气息,摸准时代脉搏,择取恰当的视点切入现实生活,以最能体现时代精神、激起观众共鸣的艺术表现题材,演奏出改革大潮中激越厚重的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省戏曲研究院创演了《千古一帝》《臂塔圆舞曲》《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大唐玄奘》《丝路长城》《苦乐村官》《项链》等优秀剧目,其中新编眉户现代戏《漂来的媳妇》荣获原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奖”,新编眉户现代戏《臂塔圆舞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7月,《迟开的玫瑰》和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被原文化部选调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引发强烈反响,受到首都观众的欢迎。被誉为“西京三部曲”的《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更是囊括全国各种重大奖项,深受群众喜爱。
据统计,81年来,省戏曲研究院以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形式改编传统戏、创作现代戏、新编历史剧600余部,年平均演出600余场,其中《迟开的玫瑰》至今已演出超过800场,在中国现代戏曲的历史上独树一帜。素有“秦腔最高学府”美誉的省戏曲研究院目前已拥有“梅花奖”演员14名,其中“二度梅”演员2名;拥有“白玉兰奖”演员9名;各类奖项获奖人数居全国艺术院团前列。
省戏曲研究院推出的精品活动“西安天天有秦腔”从2007年10月启动至今,累计演出4000余场,向农民工免费赠票10余万张。同时,剧院坚持深入基层,送戏下乡,坚持为基层群众多演戏、演好戏,年均演出600场以上,演出足迹遍布西北五省区。近年来,省戏曲研究院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多次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先后在伊朗、泰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2018年,碗碗腔《杨贵妃》应邀赴法国参加第八届巴黎中国传统戏曲节,该剧的演出进一步提升了陕西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当年,《千古一帝》在北京演出时,中央领导人和相关专家都来观看,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这部剧在原来的音乐上进行了大量改革,服装道具按照剧目的历史年代制作,后来这部戏还被拍成了电影。”88岁的老艺术家王伯芳对省戏曲研究院的优秀剧目记忆深刻,他说,“我从十几岁就进入这一行,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单位,是这里的‘老兵’。此时此刻,我很怀念马健翎、黄俊耀等老一辈艺术家,我更希望现任院长李梅能够带领省戏曲研究院的年轻一代,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足迹,在新的时代取得更大的成绩。”
“精品剧目是一个院团的文化品牌,也是我省的对外文化形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精品生产,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做好剧本储备工作和剧目建设工作。未来5年,我院将原汁原味地继承排练8部秦腔、眉户、碗碗腔传统优秀剧目,在全国各剧种的经典作品中,移植8部优秀商演剧目,改编8部传统剧目。”对于肩头所承担的责任,李梅条理清楚,她说:“我院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未来,我们还将以演出市场为载体,服务广大城乡群众;坚持送戏到条件最艰苦的农村,不断拓展农村基层演出阵地,保持每年下乡演出400场以上的良好态势并力争有所突破;继续抓好‘西安天天有秦腔’演出活动,坚持低票价和为农民工赠票制度,确保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继续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全国巡演工作,让更多的秦腔优秀剧目到全国各地和国外演出,以优秀剧目展示陕西文化发展成果,扩大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院将不断推荐中青年演员参评‘梅花奖’‘白玉兰奖’,争取获奖演员数量持续递增,形成秦腔顶尖人才荟萃的局面;做好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希望能够为陕西戏曲再培养一支基础好、素质高、全面发展的新型演艺队伍,真正实现秦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理论研究为支撑,不断提升剧院整体科研实力,进一步强化特色鲜明的研究活动和非遗保护传承活动,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和非遗成果,不断深化戏曲文化的积累;以现代传媒为平台,以未来五年我院将陆续开展的重大艺术活动为载体,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地做好宣传策划,将剧院的声音和剧院的形象迅速、快捷地传播出去,不断扩大省戏曲研究院的影响力。”李梅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发挥好秦腔‘培根铸魂’的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开拓进取,用我们的业绩开创陕西戏曲事业的新局面,让这所久负盛名的秦腔学府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唱响继续奋进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