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剧院动态

《赏名剧·唱名段》第六期:秦腔《血泪仇》
时间: 2020-05-22          点击量: 6560

QQ图片20200522215422.png

   《血泪仇》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首任院长马健翎创作的一部秦腔现代戏,1943年由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首次演出。该剧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导下戏曲艺术出新的一块丰碑,和《中国魂》《穷人恨》《十二把镰刀》等剧目一起,开创了以戏曲形式表现现实生活的先河,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民众剧团到戏曲研究院的各个历史时期中,《血泪仇》始终是盛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是当之无愧的红色经典,广受群众喜爱。

2222.jpg

《血泪仇》剧照

血泪仇·剧情简介

秦腔现代戏《血泪仇》围绕着河南贫苦农民王仁厚和他的家人展开。王家生活在黑暗乌云笼罩下的蒋管区,贪财害民的郭主任、田保长、孙副官等恶势力不顾百姓疾苦,三番五次对王仁厚一家人压榨、剥削。王仁厚无奈之下卖地上交了买壮丁的保金,他的儿子王东才却依然难逃充军的厄运。
为了生存下去,王仁厚不得不带领一家人向西逃难。逃难途中,王东才的妻子遭韩排长的侮辱残害致死,王仁厚的妻子也因无法忍受巨大的压力和残忍的现实自杀。王仁厚含着泪埋葬了儿媳和妻子,带着十二岁的小女儿桂花和小孙子狗娃一路打听、艰难前行,终于到达了一派生机勃勃的陕甘宁边区。    
在乡长、县长、老乡们的共同帮助下,王仁厚在边区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开荒种田,桂花在家中纺棉线,半年之后,一家人过上了像样的生活。
与此同时,在蒋管区充兵的王东才在韩排长和孙副官的强制安排下被派到解放区摸索情况并进行破坏活动——给村里的水井下毒残害百姓。生性善良的王东才无奈之下将少量毒药放入井水之中。村里很多人喝了井水中毒,其中包括王东才自己的儿子狗娃。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东才与父亲王仁厚相遇,得知了母亲、妻子遇害的实情以及狗娃中毒的消息,王东才后悔莫及,复仇的怒火在胸中燃起。他再次回到国统区,揭竿而起,打死了韩排长、孙副官等人,带领士兵投靠了八路军。重回解放区,王东才向八路军做了真心坦白,并受到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团聚后的一家人在解放区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邀您 · 唱名段


直播时间

5月23日(周六)晚7点

锁定快手:秦腔学府

本期嘉宾:

赵阳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王新仓(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报名方式

要求:您会演唱秦腔《血泪仇》唱段

专业演员、戏迷爱好者、票友皆可报名

QQ图片20200522215536.png

报名渠道:

  1. 微信报名: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进行报名

  2. 直播期间现场报名


QQ图片20200522215549.png333.jpg

QQ图片20200522215634.png

QQ图片20200522215642.png

《血泪仇》剧照 

《血泪仇》以鲜明的阶级感情,反映了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下的两个世界,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统治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深重灾难,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光明幸福的生活。该剧把作者强烈的愤懑和热烈的歌颂熔于一炉,把中国社会两个天地描写得异常深刻,在观众面前竖起爱的风范,憎的丰碑。
该剧所描写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不仅成功塑造了王仁厚这个极其贫苦、朴实、憨厚、勤劳、勇敢的农民典型形象,更塑造了生活在社会底层、倍受欺压凌辱的万象众生。这些虽遭受苦难却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众生群像使整部《血泪仇》色彩明丽、红火热闹,对教育群众、鼓舞军民士气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艺术表现上,该剧最显著的特色是对比手法的运用。该剧从人们熟悉的实际生活出发,把日常现象集中起来,通过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生活痛苦、达于极点”与解放区有饭吃,有衣穿,“人民享有充分自由”的鲜明比照及真实的艺术细节再现,形象地描绘了两种社会两重天的生活画面。对比使矛盾和斗争典型化,生动又深刻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两种命运、两种前途面前的历史选择,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该剧没有一句独白,剧中人物语言充分口语化、个性化,富于感情色彩,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唱词恰到好处,变化鲜明,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血泪仇》的艺术水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实现了“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民众剧团实践现代戏以前,所谓的现代戏,是穿了传统戏衣服,化了“老戏”妆,说古典韵白,套现实生活的“时新戏”。曾经演朱德总司令的花脸演员,是扎着靠旗,戴了长髯,手提关公刀,上场先要自报家门的:“俺,总司令朱德者是也!”连周恩来也是要身穿诸葛孔明的“八卦衣”,摇着“鹅毛扇”。自民众剧团演出开始,戏曲现代戏才逐渐步入用时装和当下生活语言,演绎火热的现实生活的创新轨道,从而开创了我国革命戏曲现代戏的先河。 

QQ图片20200522215655.png

王震将军在多次看了
《血泪仇》、《穷人恨》
之后,
于1948年11月13日
给马健翎写了这封信。


02

创作背景


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中多次以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为例,阐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讲话》发表后,马健翎积极响应毛泽东的文艺政策,带领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进入到对秦腔这种大众化艺术的真诚实践。以《血泪仇》为代表的现代革命戏剧唱响了整个西北,成为宣传抗战的有力武器。在唤醒民众的反抗意识、爱国意识、调动民众参与战争热情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03

创作过程


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方针的指引下,马健翎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创作了闻名全国的大型秦腔现代戏《血泪仇》。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首演该剧时,导演与唱腔设计均为马健翎。演员张云、黄俊耀、王志义、党培英、廖春花、冯开岭、张克勤、米成义等成功塑造了剧中众多经典人物形象。
该剧一经上演便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剧团用本地群众喜欢的戏曲形式演出该剧,乃至整个解放区掀起了一股搬演此剧的热潮。
著名表演艺术家阎更平、貟宗翰、白贵平、任哲中等都曾演出此剧。
QQ图片20200522215727.png

04

经典永流传

2018年,在纪念建院80周年之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推出了新版《血泪仇》。新版《血泪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精华和叙事方法,删减了原作中过于冗长的表现事件过程的过场戏,把原作的30场删减为十二场,大关目处则予以继承,使得剧作更加紧凑,情节更适应于当代人们的欣赏习惯。唱腔上继承了马健翎时代的唱腔特点,在唱腔设计上依据原来的板式,将八十年来在秦腔观众中耳熟能详的唱段,完整地予以展示。
在舞台调度上,汇聚了著名须生刘随社、雷涛、赵阳武,并根据各人的特点,予以重锣响打地展示。如给雷涛饰演的王仁厚,增加了“逼款”一场中的“抢背”,“抓丁”一场中的“吊毛”,遭受保长拳打脚踢一场中的“壳子”,使得戏曲更具表现力;在为刘随社饰演的王仁厚“逃荒”一场设计的匝腰带,抡腰带,以表现王仁厚要逃离是非之地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更是把重场戏“龙王庙”中王仁厚眼看儿媳遭难、老伴惨死,孙、女的嚎啕不忍离去的悲怆、激愤,在观众中享有盛名的名段“手拖孙女好悲伤”唱得令人荡气回肠,高亢激昂,充分发挥了刘随社唱腔的特点,让观众在欣赏唱腔的同时,深刻地感受到了红色经典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新版《血泪仇》依然保留了王仁厚、王东财的多段经典唱腔。除上述那段王仁厚的“手拖孙、女好悲伤”之外,在经过前辈艺术家们长达七十多年的演唱之后,还保留了“听说边区好难民优待”,王东财“听一言把人的心疼怀”、“儿和妹直睡得昏迷不醒”,王桂花“王桂花在窑内转轮纺线”等经典唱段,使得剧作充满着新时代艺术新人的唱腔韵味,为这部长期以来在各种演出场合盛传的现代戏经典增添了新时代的艺术魅力。
经典之所以能够持久流传,就在于它所蕴含的精神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血泪仇》就是这样的经典。

 

 

 

文字/阎娜

李文瑶
编辑/梁雨晗
 审核/贺建忠 

 

-  END -

QQ图片20190421061324.p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