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介绍
边肖,杨震扮演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总监,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主演提名奖获得者。代表剧目有:《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西狭长歌》《大秦文公》《民乐情》《麦积圣歌》《百合花开》《敦煌魂》《苏武归汉》《家园》《敦煌恋》《梦回陇西堂》《苏若兰》《轩辕大帝》《山泉》《高山情》《黄花情》《假婿乘龙》《枫洛池》《周仁献嫂》《辕门斩子》《八件衣》《出汤邑》《法门寺》等五十余部大戏。
小编:杨震是陕西人,也是我国历史上具有符号性的廉吏代表。我院把这个故事呈现在秦腔戏曲舞台,是陕西文化走向全国的一次契机,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廉政教育很好的宣传。你饰演杨震这个角色,是如何理解这个人物的? 边肖:杨震是我们大西北一个儒家的典范,他的个性秉赋中有非常多儒家的特点,也有西北人刚烈、火爆、耿直的个性。杨震早期志在教书,不愿为官,之所以五十岁以后才出仕为官,就是因为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为实现他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服务广大老百姓的远大抱负。从这个角度讲,他20多岁开学馆答疑解惑授业,50多岁出仕为官,这个时候的杨震,无论从他的智慧、学识、经验、人生历练,还是他对出仕怀揣的政治理念储备来说,都已经非常成熟,也形成了他完整的人物个性。他的出仕为官、执政理念、忧国忧民的情怀,无不植根于他所受的教育和他多年人生体验的浸润。他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但他心系百姓,体察民情,敢于向欺下瞒上的官僚体系亮剑,敢于向做官不为民做主的不作为腐败现象亮剑,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他“暮夜却金”和“四知”典故成为我们今天常温常新的精神典范。作为陕西人,他是我们的骄傲和荣光。 小编:通过演出,你对《关西夫子》这部剧有哪些感悟和体会? 边肖:大家耳熟能详的是杨震“暮夜却金”“四知”的典故,说明杨震廉洁自律的廉吏形象已经与我们当前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同频同振的效应,也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廉政教育的根源所在,说明《关西夫子》这部剧创作演出正当时的必要性和及时性。杨震是一介夫子,但他更大的政治建树,特别被人念念不忘的,是他清正廉洁这一块,我觉得清正廉洁放在当下,针对我们党提出的干部清廉执政、爱民亲民为民理念来说,现实意义非常重大深远。杨震的“四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精神,就目前来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也罢,一个公务人员也罢,都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和节操,所以我们这部廉政题材新编历史剧的推出,对于廉政文化建设,包括教育广大民众,讲好中国故事,都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塑造杨震这个角色,对我心灵也是一个洗礼。我的收获就是做人要坚持底线,做事要有分寸。作为领导干部,作为公务人员,时时刻刻心中要装着党的事业,装着老百姓贴身利益。 “四知”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良好的家风传承,杨震的子孙无论官做多高,事做多大,都秉承杨震“四知”的道德风尚。他的后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四知堂”“清白吏”祠堂来纪念先祖遗训家风,勉励自己,无一人为先祖抹黑。所以,我在塑造杨震这个舞台人物形象时,身上依附有儒家的滋养,廉吏的刚毅,不屈从世俗的坚持,不同流合污的洁身自好,把这个人物塑造好,演好。 另外一点,这个戏在表演上回归了戏曲本体。虽然有现代意识的浸润,但是我们让新编历史剧表演的技法得到强化,得到发扬光大。如何用戏曲表演程式来表现人物个性,以致使其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也让舞台活络起来。导演做了大量舞台表演设计和舞台调度工作,比如第五场导演在给我设计的一个大型核心唱段时,就非常有创意,借鉴了影视剧创作多视窗,平行关系,多维空间切割等艺术表现手法。否则,一个人在舞台中间完成大段的唱腔,没了帮衬,就显得空旷单调。但是他把唱腔破了,让这个舞台人物思想外化,舞台上出现贪官相互勾结,灾民受难,锅台、粥棚等情景再现。这一系列桥段的设计,让人物情景造型,出现在各个不同的点位上,从而强化了人物的思想内涵,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视角效果。再加上戏曲表演上的一些程式的运用,圆场,摇头,搓步,翻身等等,来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我觉得这都是我们戏曲舞台艺术不可或缺的优良传统。我们当下演出一些新编历史剧戏,演员掌握的戏曲程式技巧也不少,但是如何让程式技巧、戏曲传统和我们的艺术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活起来,为塑造人物服务,这也是我从跟张平导演合作中看到了他思想里、意识里,一种对新编历史剧如何继承发展的一次具体表达。《关西夫子》即将公演,我们希望该剧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也给省委省政府交上一个满意的答卷。 小编:谢谢边总接受采访,非常期待在舞台上看到你精彩的演出,预祝你演出成功!
采编/杨剑力 编辑/梁雨晗 摄影/张静 审核/贺建忠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