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公戏 清代初期发源于陕西南部诸地区,在巴山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由巫师(端公)化妆“庆坛”跳神、唱神歌衍进而来的一个地方剧种。至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62),端公戏已完全形成,积累了自己的剧目,伴奏也趋于完善,表演上有了生、旦、末、丑的行当区别。音乐吸取了当地丰富的山歌民谣与民间舞蹈的滋养,化妆简略,道具简单。演出剧目多为反映群众日常生活的小戏、喜剧,如《让课》、《请长工》、《审缸》、《十八里相送》、《刘海砍樵》、《洞宾戏牡丹》、《一分工》等。 |
戏曲时讯
2025-04-23
【西安天天有秦腔】4月25日-26日秦腔《铡美案》即将上演2025-04-21
【西安天天有秦腔】4月22日-23日秦腔《春江月》即将上演2025-04-18
【西安天天有秦腔】4月19日-20日秦腔《珍珠塔》即将上演2025-04-18
家门口的秦腔盛宴 冉庄村民乐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