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院介绍
剧院简介
院长寄语
领导班子
历任院长
荣誉榜
联系我们
院属艺术单位
一团
二团
三团
四团
艺术研究中心
演员训练班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名家荟萃
菊苑耆宿
老艺术家
梅花奖
当红隽秀
剧目集锦
新剧动态
经典再现
院优秀剧目
视听欣赏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留言板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戏曲时讯
2024-11-23
【西安天天有秦腔】11月25日-26日秦腔传统戏《法门寺》即将精彩亮相
2024-11-21
第十届秦腔艺术节表演传承新星·孙筱
2024-11-21
第十届秦腔艺术节表演传承新星·李嘉瑞
2024-11-20
【西安天天有秦腔】11月22日-23日秦腔现代剧《楷模村》打磨提升后再次精彩亮相
首页
>
戏曲时讯
>
戏曲新闻
《杨门女将》:青春包装传统戏
时间: 2009-05-21
点击量: 4895
很多人都知道,台湾作家白先勇曾制作过青春版《牡丹亭》,使得昆曲这一几乎消亡的剧种重新焕发了生命力,但您可能不知道,与昆曲有颇多历史恩怨的秦腔,最近也排出青春版的传统剧目——《杨门女将》。 该剧的演员,只是一群平均年龄只有19岁的孩子,他们以青春靓丽的形象,荡气回肠的唱腔使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场场爆满,以至在北京、上海乃至美国演出时,掌声能响起六七十次,小演员们更是被老戏迷们追着索要签名…… 这是本剧的排演方陕西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对古老秦腔一次成功的大胆创新。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让古老的秦腔多了几分时代气息,少了几分老迈和迟暮。6月11日晚8时,太原观众将有幸观赏到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 秦腔对于广大山西观众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山陕二省历史上就有“秦晋之好”这样的成语流传。黄河两岸的一方水土,孕育着同样质朴敦厚的山陕人民,要不然秦腔能被称作山陕梆子吗?朴实、粗犷、豪放,正是北方人民的性格写照。“听了秦腔,酒肉不香”,对于黄土高坡上,每天靠着墙根,吸着烟袋的老秦腔迷如此,同样,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偶然听到几声悲亢的老生,或者几腔浑厚的大净,都会感动得涕泪涟涟,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被称为“秦腔学府”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术实力雄厚,精英荟萃,是西北最大的艺术团体。1938年,在毛泽东的倡导下,由著名诗人柯仲平和戏剧家马健翎创立于延安。70年的风雨历程之后,该院已经拥有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8名,李正敏、李应真、任哲中、李瑞芳等名家都在该院登台亮相,《凤鸣岐山》《迟开的玫瑰》《杜甫》《杨门女将》等一大批优秀剧目更是脍炙人口。 陕西戏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团成立于2008年9月,是中国目前最年轻的戏曲团队,现有120余人,演员平均年龄不足20岁,大多来自于贫困的农村地区,但已学艺6年。“孩子们是2002年走进这个大家庭的,来时平均年龄才十一二岁,都是一些毛嘟嘟的娃儿,眉眼尚未长开,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神秘着,怯生着。”说起这拨儿孩子们,院长陈彦记忆犹新,“6年来,他们吃了太多的苦,与同龄人相比,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挥洒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人常说,学艺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这话很到位,尤其是学民族戏曲的孩子,因为小小地就离开了父母,少了无法替代的父爱母爱,往往让人感到一种生命的无助和孤单。他们出的力最大,学的时间最长,付出的心灵痛苦最多,但获得的回报,有时不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为民族艺术献身的孩子,是值得我们十分敬重和珍惜的。” 6年间,这些孩子们远离了父母的呵护,放弃了童年的快乐,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奠定了扎实的艺术功底,相继排演了《杨门女将》等4部大戏和50多个折子戏。排演《杨门女将》时,“因为里面有很多武打动作,而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只有通过反复不断的练习才能掌握,为此我的膝盖、胳膊经常磨出泡、流出血,有时候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特别是穿上服装练习时,扎上十来斤重的靠,勒上头后疼得一直抽筋,实在都不想练下去了,但为了心中的梦想,我还是支撑着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扮相俊俏、能文能武的小演员孙艳为了饰演穆桂英,吃尽了苦头。而一直想演小旦的魏艳妮,想都没想过竟然要让自己扮演佘太君,为此她还大哭了一场。经过训练班吴主任苦口婆心地开导后,她才明白,作为一名演员,要爱心目中的艺术,而不能只爱艺术中的自己…… 除了孩子们精彩的表演,舞美大胆运用现代光电技术,逼真地再现了剧情,比如第二场祝寿,杨六郎为国尽忠的噩耗突如其来,灯光音乐突然由光明热烈转为阴森悲哀,大大的红色“寿”字被黑色的“奠”字所取代,营造出大喜大悲的艺术氛围,给人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再加上杨家众女将顷刻间白衣素裹,舞台上一片清素,很有点儿现代歌舞剧的味道。“我们就是想让秦腔好看,打造一部像电影一样漂亮的秦腔戏。”这出戏的导演、来自上海京剧院的王青说。说它创新还在于,这部戏的编剧陈彦还别出心裁地在戏中增加了一场“狼舞”,并在舞台表演中大量增加了集体舞蹈等一些原本不属于戏曲的娱乐性元素,突破了秦腔在人们脑海中的传统表演模式,此举被称为神来之笔,令整个戏剧充满动感和青春气息。 而小演员们的每一次群体亮相更是能激起台下强烈的反应。在剧中扮演主要角色的魏艳妮、孙艳、宋娣娣、杨静、张晓兰、李江伟、崔江、杨运8位小演员也成为戏迷们追捧的偶像。在上海演出前,索要签名的400多人排成了一条曲折蜿蜒的长龙。在那里,孩子们成了真正的明星,个个光彩照人,极其认真地为大家签名。得到演员亲笔签名的听众,转身又排上了另一个队,去争相购买演出门票…… 至此,该剧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誉,至今演出逾百场,已多次获得大奖,以至曾有专家评价,青春版的《杨门女将》满台生辉,雄浑悲壮,完全可以作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镇院之宝”。 转自《山西晚报》记者 张红霞
青春版《杨门女将》声震濠江
三千万儿女齐吼秦腔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