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戏曲新闻

昆曲艺术传承难在何处
时间: 2007-11-27          点击量: 3828
昆曲艺术传承难在何处 发布时间:2007-11-28 10:06 来源: www.ccdy.cn 作者:蔡正仁 ■ 昆曲传承为什么会“一代比一代少”?甚至严重到传一代少一半? ■ 曾经一段时期,台上的人比台下多。 ■ 政策的对头,措施的得当,成为搞好昆曲传承的关键。 昆曲是个有600年历史的优秀剧种,传承与发展是它生存最为关键的问题。自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人们对此更加关注。 昆曲在近200年来出现了生存问题,近百年来更是劫难重重,都化险为夷,这当然是由于它的艺术魅力,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传承没有断绝。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如果没有出色的人才来继承,再好的艺术也将会随着他的去世而永远被带走。“传字辈”老师们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他们实现了“传”。否则,便没有我等之辈,便没有今天昆曲的六大院团,要看《牡丹亭》、《长生殿》也只能去图书馆里看文本了。 为什么会“一代少于一代” “传承”这个问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复杂。“传”主要靠老师,“承”主要靠学生,两者不可缺一。昆曲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口传心授实现传承的,人既是对象亦是工具;既可以把别人的东西接受下来发扬光大,又可以把它彻底毁掉。尽管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各种先进记录工具层出不穷,但传承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仍然脱不出老师教学生的基本传承方式,尤其是戏曲的演唱和表演。那么当前昆曲界传承的状况如何? 上个世纪下半叶,有人曾对昆曲“传字辈”的艺人们作过一个粗略的统计,认为他们一共学了400多出传统折子戏;上世纪末上海出版的《上海昆曲志》则比较系统地列出了他们演过的昆曲传统折子戏共540出。而上海市戏曲学校昆曲一、二两班,也就是由“传字辈”老师们直接培养出来的学生,据《上海昆曲志》的统计,共演出了247出传统折子戏。再看看“传字辈”的再传弟子——由昆曲一、二班的“传字辈”弟子教出来的昆三班学生,共演出了128出传统折子戏。 为什么昆曲的传承会“一代少于一代”,而且严重到传一代少一半的程度?如果照这样下去,会不会传到最后变没了?看来昆曲的传承是存在问题的。当代昆曲的传承,以它的紧迫性来看完全可以提到“抢救”的高度! 我们这一代人学习昆曲的条件,用“得天独厚”来形容也不为过。就说我学的小生一行,优秀老师当时就有俞振飞、白云生、周传瑛、沈传芷。除白云生老师因在北京接触不多,其他3位老师我都有幸得到过他们的亲自教学。可是好景不长,1961年我们昆一班从学校毕业,正是继续深入学戏和进行舞台实践的大好时期,但3年后,全国大演现代戏,传统戏靠边站。两年后文化大革命来临,那时我在上海青年京昆剧团,没多久那个“昆”字就被“革”掉了,哪里还能“传承”什么传统戏?这一搁就是15年,许多优秀的“传字辈”老师如朱传茗、华传浩、方传芸、张传芳老师在这期间先后去世。我们原本可以高质量进行的传承无法进行了。文化大革命使我们这代人失去了异常宝贵的再传承机会,也使昆曲失去了整整一代的观众。正因为这样,传统折子戏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处在极其困难的局面。我的母校上海市戏曲学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几乎没有剧场提供学生的实习演出,昆曲三班的学生在长达7年的学戏生涯中,有一半以上没有上过舞台,他们平时学过的戏没有机会得到检验,谈何传承?拿剧团来说,传统折子戏的演出更是少得可怜,那个时候,在戏曲界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台上的人比台下多;在昆曲界更有令人十分心酸的往事,有个别昆剧团为了吸引观众来看戏,特意在广告牌上写着“今晚演出无昆曲”。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把昆曲传承好吗?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近百年来昆曲的传承会出现“一代比一代少”的重要原因。 当前存在的传承问题 历史常常会跟我们开玩笑:50多年前新中国刚成立,政府就开始抢救昆曲,当时的“传字辈”老师们处在40岁到50岁的年龄;“文革”结束后昆曲得到二次复生,在全国开始培养昆曲第三代接班人时,我们这些当年的学生变成了如今的老师,也正处在40岁到50岁的年龄,重现了上世纪50年代那一幕。当然,时代不同了,政策的对头,措施的得当,成了搞好昆曲传承的关键。尽管面临巨大困难,全国的六大昆曲院团,当时号称“昆曲八百壮士”,奋战在艰难困苦的第一线,在政府的全力扶植下得以生存下来,这是搞好“传承”的先决条件。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昆曲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国家对昆曲的扶持政策使昆曲的传承与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几大昆曲院团一片忙碌之声,应该说经过数年努力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由于多年来长期积累了许多问题,我认为当前在昆曲的传承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粗略估量至少有以下情况:一是青年演员的“家底”还很薄,离师长和观众对他们的期望还有相当差距。二是行当不全,发展不平衡。昆曲几乎每个行当都有优秀演员,但到现在只以小丑、小旦、小生“三小”为主。这是历史所造成的一种“残缺”现象,这是当前昆曲传承的“先天不足”。三是昆曲院团在“再培养”方面面临各种困难。 “再培养”的实质就是昆曲的传承工作。现在的戏校,昆曲师资不足,昆曲生源紧缺,所谓的毕业生都存在“营养不良”状况,有许多已毕业的学生,实际上只能算个“半成品”,到了剧团不得不进行补课。剧团是以演出为中心的,要静下心来集中力量搞好传承是有困难的。剧团的客观要求是要经常有大戏、新戏来吸引观众、争取经费、争取得奖,而对于费力、费时又费钱而成效却不显著的“传承”工作就显得苍白无力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讲传承很重要,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忽略的重要原因。 出路在打破地方局限性 我认为要做好昆曲的传承工作,必须打破地方局限性,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整体观念,有计划、有步骤、有经费、有对象、有明确目标、有具体措施。 首先,对能够担当传承工作的老师进行一次脚踏实地的调研,弄清目前昆曲界究竟有多少老师可以负此重任,还有多少剧目需进行抢救。 第二,确定承当“传承”的对象。实行四定:定人、定戏、定时、定演。 第三,昆曲传承可以用“集中”和“分散”两种不同方式:“集中”即如文化部每年在七、八两月指定上海、杭州等地,举办“培训班”进行专项传承。“分散”意指各个院团根据自己的情况划出时间,聘请老师进行有的放矢地传承。无论用集中还是分散的方式,都要由文化部“保护、抢救昆曲办公室”制定统一规划。 第四,要把传承工作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来抓。每两年搞一次传承的汇演。 第五,要把传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把一些有一定基础但还不完善的小戏,经过导演或老师的加工,使之成为较好的小戏,或新创作一些好看的“小戏”,每3到5年搞一次“挖掘与创新”的小戏汇演;剧本、唱腔都有据可查,但表演没有传承下来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捏戏”;创立“传承”奖。对长期在传承工作上卓有成效的老师和学生进行奖励。 蔡正仁 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昆曲艺术家,师承俞振飞和沈传芷等昆曲名家。代表作有《长生殿》、《牡丹亭》、《琵琶记》、《千忠戮》及《太白醉写》、《贩马记》等。现为中国昆曲研究会常务理事、文化部振兴昆曲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京昆艺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