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丰收的硕果
时间: 2009-03-12          点击量: 3971
丰收的硕果 王志直 院庆了。剧院人笑逐颜开,脸庞儿像红透的苹果挂满昊秋枝头。人们忙碌着,到处热情洋溢,走路也带着风。 丰收的季节,披金挂银,惹人耀眼的是一串金色硕果:庆祝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建院七十周年系列丛书、大型画册《风雨兼程70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优秀唱段精选》(秦腔部分第1册)。《风雨兼程70年》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浩如烟海的历史遗存和光辉业绩中,撷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珍贵图片,编辑成册。每帧照片,都见证着一段历史,也凝固着曾经的辉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优秀唱段精选》搜集整理了70年我院演出剧目中的优秀唱段,目前出版的是秦腔部分的第1册,其余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陆续出版。丛书分:《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作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剧作选》收集了我院有史以来创作、改编、移植演出的优秀剧目100部,计10卷;《理论文集》收录了优秀论文164篇;个人专著三部,分别为《耕耘集》、《艺海探珠》、《秋圃吟》。系列丛书共计约400万字。仅就《剧作选》而言,现代戏26个,新编历史剧10个,传统戏35个。老院长马健翎说过:“剧院的价值就是现代戏。”从这个数字的比率情况看,足以说明这个事实。剧目中尚有秦腔传统模式向现代戏变脸的原生态遗存,让人思绪万千。 系列丛书是一函风云宝鉴,全景式的透视了剧院70年的风雨行程。烙印了峥嵘岁月,饱含着灿烂年代,展现出辉煌时期。一部剧目,一篇文章,一个人物,都深藏着一段记忆,承载着一件鲜活的故事,谱写着一位有血有肉的真实灵魂,亦不乏名家的评介和轶闻趣事之类。是足迹,是史实,史贵于文。这一段段,一件件,一个个,或从史海深处走来,或从现实中闪现,链接起来,就是历史,凸显出三秦大地的风韵和黄土高原雄风。从延安的《一条路》,到建国初期的《游西湖》,直至改革开放大潮中的《迟开的玫瑰》,一路铿铿锵锵,金石合鸣。你会想见《血泪仇》台下群情激愤的场景,《梁秋燕》演出后的强烈反响,《杨门女将》演出中的轰动效应。有的剧目屡屡荣获大奖,有的造就“梅花奖”演员,有的荣登全国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成为陕西文化名片。理论文章部分,多有大家手笔,叙述精到,条分缕析,论理剀切,让人颇受启迪,确有一编在手,家珍胪列,琳琅满目之感。 漫漫七十年,道路是曲折的,常有不尽的逼仄,往往举步维艰。然而,剧院人总是剧院人,他们不畏险阻,自会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人们自然想到,世间必有硬骨头,他们会以自身的脊梁擎起一片天地。马健翎、黄俊耀、李应真、李瑞芳和以李东桥、李梅为代表的“梅花奖”获得者,更多的则是“幕后英雄们”,他们或为一代巨匠,或为代表人物,把剧院从一个高峰,推向另一个高峰,把秦腔推向全国,国庆十周年时七进中南海,巡回十三省市,新时期以来又把大秦之腔送到欧洲、美国、日本、莫斯科及香港、台湾等地,还为奥运会和亚运会演出。他们正在雄心勃勃地打造着秦腔现代旗舰。 作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我,有幸参与了编辑系列丛书这件事。虽是爝火之微,却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也深深地被编辑们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和年轻有为的上进志气所感动。 纂修丛书的工作是从今年3月开始的,面对纷乱如麻的堆堆故纸,编辑们忐忑无底。由于年代久远,又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破坏和“文革”的浩劫,摆在面前的资料,有的严重残缺,有的腐蚀漫漶;或字迹不清,或颠倒错乱,更可惜的是一些珍贵资料荡然无存。但领导明确决定要出100本(折),并指示:“不滥竽充数,不留有遗憾。”由于时间紧迫,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为加快进度,大家分工细化,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支起五六架电脑,研究生胡建琴、阎娜上了机,艺研中心副主任戴静也开了打,能操作电脑的王卫华、马骊、肖俊也被调剂到编辑部,几位女将同时开机。当剧目收集到七八十本(折)时,顿觉事情艰巨。于是马俊宏、王永萍等再次到资料室和陈列室翻箱倒柜,挨个排查,又到院内找知底人询问。在此期间还邀请许多专家进行几次研讨,以期把握好方向和获得材料。专家们不顾年高体弱,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出计献策。经再三努力,深入走访,终于在任国保老先生和许天成同志、郝春燕同志处又挖掘了一些重要剧目,如《一条路》、《鱼腹山》、《飞虹山》、秦腔《白玉瑱》等,让大家信心倍增。 在整个的编选过程中,院领导经常询问情况,出主意,定点子,解决问题。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极大地鼓舞、鞭策了编辑人员。她们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来得早,走得迟,经常加班加点,放弃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顾不上吃饭是常事。“五一”节的夜晚,为了赶任务,忙得下午没有时间吃饭,很迟了才随便弄点东西充饥,彻夜工作直到天亮。编辑部是个“女儿国”, 家中多有老人孩子,她们总是以女人特有的坚韧尽力克服家务拖累,忍耐身体不适,坚持工作。有人常常是下班时间过了很长时间才回家,一进门就吃饭,吃完后碗一推就忙着去上班。家里人开玩笑地说:不送客了。 这个编辑部人手很少,不像王蒙说的那个编辑部,人多,故事多。现在主要搞文字的只有三个人,全是半边天。可她们不是古典理念中的裙钗,她们都是女才子,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编辑部主任戴静,身为领导,统筹兼顾,以身作则。她实实在在,平淡谦和,踏实能干,有十分的敬业精神和超常的记忆力,工作中始终保持最佳战斗状态。小胡、小阎是交大佼佼,来院后勤勉认真,尽职尽责。偶尔小胡也像飞燕一样闪回下春节晚会上跳藏族舞的玉肢,小阎多是拥有着大姑娘般的微笑和沉静。人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而在这里无戏可看。她们一进门,就上了办公桌,一坐下来,很难动一动,好像有块粘胶板,被吸住了。寂静呀,寂静得出奇。听到的是键盘的点击声,看到是满脸的沉思,真是难得移动一下身子。也有喧嚷的时刻,电话铃声不断,人来人往,出出进进,应接不暇。有剧院各团、处、室的,有院外的,谈问题的,查找资料的,说事的,索要材料的,恳求写文章的……此时的编辑部简直成了“综合办”,忙得不可开交,走起路来脚下好像踩了风火轮,急急匆匆,边走边说,向前跑。她们不只是要搞系列丛书,还要承担其他任务:剧院中青年优秀演员个人专场、院庆百场演出、进京参加北京奥运重大活动演出等重大活动的宣传、评论、报道,院刊编辑,院庆主题晚会、院庆专题片等解说词的撰写,作为艺术研究人员还要准备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等各种理论研讨会的论文。专业的、政务的、杂项的等,绝大部分都要成文签发。一篇篇文章、一沓沓材料,一份份文件,一本本书稿,一期期院刊……都要从她们的指间划过,桌面上推出。她们恨不能变成千手佛,万指点动,四方应和。几个人各执其事,独当一面,齐心协力,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这是一个多职能的编辑部,一个亲如姐妹的大家庭,一个温馨和谐的集体,拉得出,顶得住的团队,能杀能拼,能打硬仗的“三军用命”之“司”,是一艘开足马力全速前进的战舰。 在紧张的院庆工作中,出现了两件大事:一是汶川大地震,二是举国迎庆北京奥运。一悲一喜,两重天地。大家很快放下手头的活路,紧张投入抗震救灾。慨当以慷,大爱至善,勇赴国殤。后来又是全国举办北京奥运会。盛世办奥运,奥运逢盛世,中国人终于圆了百年奥运梦想。同样喜人的是,剧院的《迟开的玫瑰》和《杨门女将》两台戏要进京参加奥运文化演出活动,要宣传,要随队采访,编辑们又是一场忙碌。……这就是剧院人,这也正是研究院的风采。一直以来,研究院总是依偎在伟大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成长,而一代一代的研究院人,也依偎在这个母亲般的集体中,壮写着我院悠长的历史,延续着我院的文化血脉,这让深深眷恋着这个院团、这个事业的我,倍感欣慰。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