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院介绍
剧院简介
院长寄语
领导班子
历任院长
荣誉榜
联系我们
院属艺术单位
一团
二团
三团
四团
艺术研究中心
演员训练班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名家荟萃
菊苑耆宿
老艺术家
梅花奖
当红隽秀
剧目集锦
新剧动态
经典再现
院优秀剧目
视听欣赏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留言板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戏曲时讯
2025-05-24
传承文艺为民初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多场演出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83周年
2025-05-24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青年演奏员晁浩圆满结业于第十三届国际中乐指挥大师班
2025-05-23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24日-25日秦腔《铡美案》即将上演
2025-05-16
【西安天天有秦腔】5月22日-23日秦腔《花烛恨》即将上演
首页
>
戏曲漫谈
>
名家评论
京剧"科普"之徽班进京
时间: 2007-12-14
点击量: 5532
京剧"科普"之徽班进京 徽班进京 清朝弘历(乾隆)皇帝喜爱戏剧,每次到江南巡视,都要请江南各戏班到扬州演出。1790年是他的80大寿。为此特召当时的“二黄耆宿”高朗亭率三庆徽班和其他各种戏班来京演戏。演后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大受欢迎。便引来“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三和”各徽班相继进京演出。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 徽班并不是只演唱徽调,除吹腔、拨子、二黄、昆曲外,还有柳子腔、罗罗腔和北京流行的秦腔、京腔等。四喜班是嘉庆初年才进京,以昆腔为主,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的竹枝词;和春班是庄亲王府召集徽班艺人组成的,多演《水浒》、《施公案》、《三国》等武戏;春台班以徽调的三小戏为主。因徽班历史悠久,艺术精熟又具有相当的阵容,在北京很有号召力。据载:戏庄演戏必用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庆乐园、三庆园必以徽班为主。而四大徽班更以“三庆的轴子,和春的把子,四喜的曲子,春台的孩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雄居北京100多年。 徽班的兴起,使京城的昆弋班、京腔班日渐衰落,因此京腔、秦腔、昆腔的演员不断搭入徽班,再有湖北汉调进京,徽、汉合流,使徽班的腔调、剧目更为丰富。从而也就形成了“联络五方之音为一致”的,以皮黄为主,其他曲腔兼唱的新型综合剧种的京剧。这也是纪念徽班进京,振兴京剧艺术的意义所在。 京剧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里程碑事件,那就是徽班进京。 北京自金元开始,一直就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的戏曲中心。清朝初年,北京就已经是昆曲、高腔、梆子腔三大声腔争胜的场所。在争胜过程中,各种声腔又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戏曲艺术。清朝中叶,传奇和昆曲急剧衰落,花部地方戏剧却蓬勃兴起。花部地方戏又叫“乱弹”,它包括雅部昆曲之外的各种声腔剧种。乾隆年间,便形成了花部地方戏的四大徽班,它们是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这四大著名的徽班班社兴起于安庆一带,活跃在当时的戏剧中心扬州,以演唱徽调昆曲为主,徽调是指拨子、二簧、吹腔、四平调;除徽调和昆曲之外,还兼容其它声腔。四大徽班就是把二簧戏带进北京去,因此,这一事件就被人们称为“徽班进京”。二簧是弋阳腔同安徽的某种曲调结合起来的四平调,又和湖北簧州一带民歌结合。后又经过安徽、湖北艺人们的长期努力,使二簧戏出现了一个新面目。到北京以后,又吸取了其他剧种的优点,形成了京剧。到了近代,在无数艺人的再努力下,京剧更加发展,使之成为一种流行全国各地,影响最大的剧种。 那么,徽班进京,具体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那年高宗八十岁大寿。为了给高宗祝寿,四大徽班便陆续开赴北京演出。在北京,它们演出了许多场次,观看的人很多。徽班进京不但为高宗八十大寿增加了浓烈的气氛,也给当时的北京市民带来的丰富的文化生活。这一事件轰动了京城。 四大徽班班社又各具特点,各有所长:三庆擅长演出故事曲折的大轴子戏;四喜擅长演唱曲子;和春擅长武把子,其技艺令人叫绝;春台则是孩子演员的出色。四大徽班争奇斗妍,各有绝招。今年已经是徽班进京216年了。
戏曲艺术要以观众需求为出发点
民间艺术的困境与出路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