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易俗社创始人孙仁玉的前世今生
时间: 2007-04-02          点击量: 7011
(记者王晓阳 邵文 )易俗社这个古老的艺术表演团体,恐怕在陕西乃至全国的文艺界里,不知者不多;而《三回头》、《柜中缘》、《看女》这些秦腔的经典剧目,在西北广大的秦腔爱好者中,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可是,对于易俗社的创始人、上述这些经典剧目的作者孙仁玉,普通老百姓知道的并不多。今年是易俗社创立95周年,年初更是有数名政协委员联名提出保护易俗社这个将近百年的艺术珍宝。借着这个机会,我们追寻着孙仁玉先生的足迹,寻访了他的后代。    易俗社追寻孙仁玉 易俗社位于西安市西一路,是一座青瓦红楼的两层小院。在窄小的重新用红色油漆过的古门楣上,竖写着三个大字“易俗社”。  “1912年,40岁的孙仁玉任省一中、省女子师范史地教员。当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陕西都督府创设修史局编纂革命史志,孙仁玉应邀任修纂。在修史之余,他与时任修史局总纂的李桐轩商量,想要组织新戏曲社,编演新戏曲,改造新社会。李桐轩欣然答应。易俗社就此产生了。”3月16日下午,在易俗社家属院里,今年82岁的雷震中老人说。他曾任易俗社的副社长,虽然未能亲眼目睹孙仁玉先生的风采,但由于长期研究整理易俗社的相关史料,因此对于这一段历史如数家珍。  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孙仁玉先生,易俗社里能够亲眼目睹先生的风采或者聆听他教诲的人几乎都已经去世。留下的只有史料。在史料里,对于孙仁玉的记载是这样的:“剧作家孙仁玉,生于1872年,卒于1934年,名瑗,字仁玉,祖籍陕西临潼。家境贫寒的他16岁被聘为私塾教师,后考入陕西泾阳书院,受到具有维新思想、提倡科学的学者刘光贲的影响,并加入同盟会。清末中举却无心仕途,先后担任陕西宏道高等学堂、省立中学、女子师范等学校教师。在受聘担任陕西修史局修纂时,与李桐轩发起创办易俗社,并垫资700两白银作为办学经费。他力主易俗社以排演新戏为主,剧社成立仅一个月就创作出提倡妇女放脚的《新女子顶嘴》,易俗社首演《将相和》更是影响深远。《青梅传》、《复汉图》、《柜中缘》、《将相和》、《镇台念书》、《看女》、《白先生看病》、《新小姑贤》、《鸡大王》等是他的代表作。孙仁玉以教书写戏为乐,生活简朴,仗义疏财,爱惜人才。1934年7月14日,孙仁玉因患脑瘤在西安病故,易俗社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和追悼活动,梅兰芳等全国戏剧界著名人士敬献了挽联。出殡时,西安数万群众站在马路两旁为他送行。”    寻访孙仁玉后代 寻访孙仁玉先生的后代并不是特别艰难,因为多年以来,他们一直与易俗社的部分老人保持着联系。易俗社76岁的刘东生老人,在一个随身携带的电话本上,帮我们查到孙永宽的电话。“他是孙仁玉的孙子,昨天还到我这里来过。”  3月18日,在西安翠华南路西安交大财经学院的家属院里,我们找到了孙永宽的家。整洁而普通的家里,一间卧室的桌子上有孙仁玉先生的大幅遗像。遗像的左右,是孙仁玉二儿子、也就是孙永宽父亲孙炳书的照片。父子二人,以这样的方式相聚相守。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孙仁玉的三个孙子。知道我们要来采访,孙永宽特意通知了他的兄弟。  68岁的孙永康,退休前一直在长安二中当教师,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拉二胡、弹三弦、吹笛子都很擅长。65岁的孙永宽,从高中起就是学校乐队队长,高中毕业考西安音乐学院被预录,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被正式录取,但对于音乐和秦腔的热爱却从未减退。后在西安市第五建筑公司工作直到退休,现又在高新区一家企业做工程监理。54岁的孙永宁,在西安晚报从事编辑工作。  兄弟们坐在一起,讲述着他们幼时对于秦腔的热爱。“虽然我们弟兄们没有见过祖父,但我父亲也非常热爱秦腔,经常在家中唱戏。我们弟兄几个也都喜欢秦腔,自学拉二胡、板胡、弹三弦。以前易俗社唱戏,我们弟兄们专门买了站票,站在乐池旁边,听优美的秦腔音乐。大哥在世时,我们经常组成家庭自乐班。大哥(孙永健,青年早逝)拉板胡、我拉二胡,三弟永宽弹三弦,四弟永宁吹笛子,我们在家里你拉我唱,非常热闹。我想,这可能是与祖父血脉相承的原因吧。”孙永康说。  “我们家里看电视不打架,家里人都爱秦腔。只要电视节目中有秦腔,那是必看无疑。近些年来我们非常关心社会对于祖父的评价,经常关注与秦腔、与易俗社有关的东西,收集整理资料。祖父临终前唯一的愿望就是保存好他心血凝成的文稿,可是经过历史的变迁,大部分珍贵的资料已经遗失了。所能搜集到整理出来的很有限,所以就愈显珍贵。”孙永宽遗憾地说。  孙永宽拿出来一本1992年由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孙仁玉传》,其中一段真实地记录了孙仁玉先生弥留之际的愿望:“居省垣二十余载,不勘仕途,与诸同仁兴办教育,历尽沧桑,惨淡经营,方赢得今日之局面,夙愿足矣。终生淡泊清寒,却于心无愧,于世有益,去而无憾。唯愿儿孙刻苦攻读,做国家有用之材。一生奔波,别无所留,仅存文稿一箱,渗透毕生心血,托与徐氏(孙仁玉夫人,编者注)妥为保存,传读后世,使晚生知其先祖曾为社会教育略献微力,年节时口忆纪念,魂灵有知,是为大幸。”  “幸好这些年来通过各种渠道收藏了一部分祖父的文稿、与家人和同事的照片和一些剧本的手抄本。”孙永宽小心翼翼地拿出这些珍贵的资料,一一介绍给我们。文稿是用小楷写在已经泛黄的纸上,其中有不少地方经过圈圈点点,反复修改。透过文稿,我们仿佛看见先生在青油灯下,戴着高度近视的眼镜仔细地修改着剧本的字句。有多少脍炙人口的唱段,就是在他白天要教书、管理易俗社的事务,只能晚上夜深人静时在青油灯下写成。  “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祖父。可以说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短短的22年他就写了117部戏,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把祖父的文集整理出版,或者拍一部有关祖父的电视剧,把祖父的精神发扬光大。”孙永宽激动地说。  “祖父不仅仅是剧作家和教育家,他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政治家。祖父的剧作表达的思想有很强的时代性,呼唤了家庭、社会的和谐,即使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孙永康补充说。  而孙永康、孙永宽、孙永宁他们的孩子们,很多都已经成家立业,开电脑公司的、在旅行社做国内部经理的或者还在大学读书的,对于秦腔和易俗社有多少的了解和感情呢?“孩子们都不太感兴趣,或许对于秦腔的热爱,也就只能到我们这一代了。”孙永康兄弟们遗憾地说。    回到临潼雨金 3月18日下午,我们在孙永宽夫妇的带领下,来到了临潼雨金——孙仁玉先生的出生地。  刚刚下过雨的村子道路泥泞。孙家的院子还在,但原先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显示在这里,一位名昭史册的剧作家度过了他贫寒的童年。但这里,就是他的家,就是他历尽艰苦读书成材的地方。看见我们一行人过来,村里的老人们都好奇地打问“得是举人老爷家的人回来了?”  “举人老爷”这一个古旧但却饱含村里人无限敬重的称谓,不属于别人,只属于孙仁玉。只要提起《柜中缘》、《三回头》这些经典名剧,村里人都会骄傲地竖起大拇指说,这是我们“举人老爷”写的戏。  在村外,孙永宽指着一片平整的绿油油的麦田说:“那就是我爷爷的墓地。”  70多年岁月的磨砺,墓冢已经没有了,也没有墓碑。如果不是孙永宽指点,谁能知道这里竟然埋葬着一位剧作家,一位教育家和思想家!  孙永宽夫妇在松软的地塄边点燃了带来的纸香。袅袅的烟雾中,孙仁玉的一生似乎又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或许这就如先生的风范一样:虽然化为了泥土,不留一点痕迹,但他的精神、他所创立的易俗社、他的剧作却永远地留在了人间。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