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关注戏曲生存 重在理论建设
时间: 2006-11-09          点击量: 4517
关注戏曲生存 重在理论建设 ---第三届“海宁杯”王国维戏曲研讨会综述 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的颁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届都在王国维的家乡浙江省海宁市举行,并且每次颁奖都要进行戏曲学术研讨,以促进戏曲理论与戏曲批评的蓬勃开展,今年也不例外,在10月24日第三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颁奖会暨学术研讨会上,有来自全国的120余位专家学者以“戏曲保护与区域文化发展——中国戏曲与海宁”和“百年越剧发展趋势”为题目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浙江海宁是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地方,以前有王国维、徐志摩、张宗祥诸多文化名人诞生,今有文化大师金庸而闻名。海宁与中国戏曲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海宁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影响的名人除王国维外还有陈与郊、查继佐、周乐清、管庭芬、徐志摩、沙可夫、张宗祥、徐凌云等10余位。为什么一个地区有如此丰富的戏曲文化资源?产生如此多的戏曲文人?这引起来自全国的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因此海宁与戏曲的关系成为研讨会上的一个焦点。福建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林瑞武认为,民间戏曲与地域文化生态密不可分,作为民间文化的戏曲演出是乡村百姓的节日,它保护了古代文化的信息。上海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周锡山、海宁市学者章景曙的论文都以《中国戏曲与海宁》为题目,他们指出,早在南宋时期海宁就是戏曲活动频繁的地区,文人学士常有雅集,参与到戏曲创作中去,而著名的“海盐腔”的盛行实际滥觞于南宋盐官古曲的遗音盐曲。目前海宁皮影唱的曲调即是保存了的“海盐腔”,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与地域的因素造成海宁特殊的戏曲文化现象和戏曲名人的频频出现。章景曙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祯评述了王国维对中国戏曲研究的贡献,他们认为,王国维是推动中国戏曲走向现代的一代宗师,他对中国戏曲进行了理论总结,使戏曲研究进入到文学、美学和学术的殿堂,具有现代意义,使戏曲的地位得到提升,促进了戏曲的振兴。他的《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扛鼎之作。刘祯认为,王国维对戏曲的研究,特别是对元杂剧高度的评价,奠定了中国戏曲在中国文学史及世界戏剧史的地位。王国维研究戏曲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他是中国现代戏曲史学的奠基人。在王国维开拓性的研究之后中国戏曲史学在当代又有了更大的突破性的发展。 研讨会上,一些学者对海宁地区自古至今的戏曲家以及创作进行考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菊研究了海宁清代的戏曲家陈与郊,指出陈与郊创作的多部戏曲作品表现出他的才情与梦想;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欧阳江琳研究明末清初海宁学者查继佐的戏曲活动后,认为查继佐的作品流露了他作为明代遗民的心态;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张静对周乐清的作品《补天石传奇》进行探析,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所研究员何玉人则以当代海宁剧作家、导演徐为及其创作为探讨对象,指出,徐为为海宁越剧团创作的多部戏曲作品,都是贴近百姓、适应市场的优秀之作,具有民间性、通俗性、舞台性、现实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海宁越剧团的演员都是通过演出徐为的剧作成长起来的,其中有5位荣获省级“小百花”演员称号,徐为是区域文化的一位旗手,为当代戏曲及海宁文化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研讨会上,一些学者从对古代戏曲的考察进入到对今天戏曲发展的密切关注。台湾学者林幸慧指出,清代1867年至1886年的上海京剧的市场运作及当代台湾学者参与戏曲创作的实践,对于今天内地开拓戏曲市场及促进戏曲发展有借鉴作用;海宁学者王学海对当下振兴戏曲问题进行思考,认为,中国戏曲的症结是在主流话语面前尚缺乏具有真正生活的特性和生命的特色的个性化的文学剧本,应借鉴时尚流行的方法引动青年观众,以好剧本培养观众,开拓戏曲新天地。 今年正逢越剧百年,浙江省的专家学者对越剧这一家乡戏曲的热情是超乎寻常的。他们对浙江越剧的历史进行回顾及总结,提出构想和展望。浙江省剧协副主席吕建华指出,当前越剧正面临着第五次突破,在创作、唱腔、表演、舞美等方面体现出来。学者李尧坤认为,越剧百年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现在的问题是青年演员缺少创造精神,新的百年的目标要留住老观众,争取新观众,必须解决创新问题。学者周来达认为,应恢复上世纪50年代戏剧“三结合”的创作机制。学者顾天高认为,越剧内在生命力强、有大量观众,是善于吸收学习的,越剧只有自己争气才能有地位。张国华、何贤芬等专家认为,男女合演越剧在解放后几十年中得到好的发展,但近些年来衰弱了,男女合演越剧对繁荣越剧很重要,它应当与女子越剧并行。会上,浙江省的专家学者立足本省,通过对越剧历史和演出实践的回顾,提出种种建设性意见。 从此届戏曲研讨会可以发现,除老一辈理论工作者参与外,更多的中青年学者甚至业余爱好者加入到戏曲研究的行列中来,说明了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此次研讨会还体现出戏曲理论研究的务实精神,许多研究建构于戏曲现状及前景的基础之上,旨在通过总结、研讨,推动对当代戏曲的保护和发展。(摘自《中国文化报》作者:孙燕)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