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
时间: 2006-04-29          点击量: 5185
朿文寿 (按语:朿文寿获第二届中国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一等奖的论文《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原文2.2万字。为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论文主要学术观点,作者应邀作了如下压缩改写。全文刊发安康市文学研室2003年《安康艺坛》和2004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专辑》。)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精华与典范,世人誉称东方艺术瑰宝。与之同类同源约四、五十个称为“皮黄”腔系的剧种,分布在川、粤、徽、鄂、湘等约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在中国戏曲史志典籍和教科书中,对于京剧的产源及促成“皮黄”剧种声腔的形成,多数采用清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带去二黄调,道光年间湖北艺人又传入西皮调,二者在京同台和弦,标志京剧剧种诞生,并流传全国形成地方性“皮黄”腔戏剧种。笔者通过追溯考证相关历史记载和比较研究现存的实体实物提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所谓“西皮”、“二黄”两调分产两地的说法缺乏事实依据;陕西古老剧种,历史上曾被称作“秦腔”、“二黄”、“土二黄”、“汉调二黄”,建国后才改称为汉剧的陕西二黄戏是产生京剧的真正母体,是所谓“皮黄”腔系剧种的根本源头。 一、齐如山研究陕西二黄戏的观点 首推中国京剧于欧美,杨梅兰芳声誉于世界的著名学者齐如山先生独具慧眼,在其戏曲论著《齐如山全集》(台湾版)中曾用五、六处的文字提到:盛行全国的京剧,并非京中故有产物,亦非常人所云出自安徽(徽班)、湖北(汉调),其真正来路系起自陕西的土二黄。他说:土二黄进京形成京剧,一路由陕西经山西为山陕客商带入;另一路由陕南先传入四川,又入云贵,再东传湖广,与由陕南顺汉水流域东传湖北的一支会合,“所以名曰汉调者,乃汉南汉水之汉,非汉口之汉”,进入长江流域,遂传至赣、闽、江、浙,“传入安徽,又变名徽调”,徽班北上,传入京师。齐如山先生的这一论断,应当说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由于,他未亲赴实地考察,不能提供陕西二黄戏翔实、系统的证据材料;更因他没有了解到陕西二黄戏流传外省往往是以“秦腔”名称出现这一事实存在。因此,齐如山先生的观点迄今未能得到戏曲界普遍认同,成为了历史遗憾。 二、陕西有两个不同声腔的秦腔剧种 建国初期,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两度赴西安考察戏剧,《人民日报》1950年2月25日刊载他给周扬的一封信、《新戏曲》一卷五期发表他《从地方戏看京剧——给田汉同志的信》和《新戏曲》二卷六期与杜颖陶合写的《秦腔源流质疑》等,都提到他考察陕西戏曲,发现陕西历史上前后存在两个秦腔,前秦腔即清乾隆年间由魏长生等艺人传人北京,与京剧具有渊源关系的陕西二黄剧种;后秦腔即现在的秦腔。并称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新发现。同时他也开始把陕西二黄戏的剧目、声腔与京剧作对照、比较。令人叹息的是这种研究进行不久,程砚秋先生病逝,致使研究中断,且再无来者。 笔者根据上述观点,又从1、两个秦腔不同的唱腔特征;2、乾隆年南北各地到陕西学唱秦腔的艺人籍贯追溯;3、两个秦腔主奏丝弦乐器和击节梆子的区别;4、对比广东西秦戏同前秦腔的特色与声腔;5、清代民间俗称和文字记载中,前秦腔一个剧种,有秦腔与二黄两种名称交替使用的事实存在;6、后秦腔(即现在的秦腔)与山西梆子的同源关系;7、前秦腔流播南北各地的状况等七个方面例证分析研究。充分证实清代陕西确有两个都称作秦腔,而性质却不相同的戏曲剧种:乾隆年及其以前的秦腔就是陕西二黄戏(后称汉调二黄,现称陕西汉剧);嘉庆年之后的秦腔就是陕西梆子,现在称作秦腔。分清了这一点,我们为陕西二黄戏与京剧声腔接源疏通了管道。 三、陕西二黄戏是产生京剧的母体 一般认为,京剧的产生是脱胎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京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三庆班,其次是春台班。而这两班所唱的腔调,据《扬州画舫录》记载:“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又记苏州杨八官、安庆郝天秀等“采长生之秦腔,并京腔中之尤者……于是春台班合京、秦两腔矣。”再有《金台残泪记》记载徽班进京前后的秦腔“当时始蜀伶(魏长生),后徽伶尽习之”。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清楚看出,徽班进京所唱腔调主要是秦腔,还有京腔。所谓京腔,实为当时京师流传的高腔,而据《燕兰上谱》、《藤阴杂记》记载,自魏长生乾隆三十九年进京,以秦腔名动京师,京腔即被置之高阁,原有六大班散去,尽附秦班觅食。此时高朗亭所带三庆徽班之京腔,必不受京中人士欢迎,多以淘汰。如此,则徽班进京所唱腔调只能有一种,那就是“后徽伶尽习之”、“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的秦腔,并由此脱胎产生出京剧。以此可见,秦腔才是京剧真正的母体,京剧的声腔基础是从由包括安徽艺人在仙进京演唱的秦腔声腔孕育产生出来的。当然这里所说的秦腔即前秦腔___陕西二黄戏。 同样,魏长生乾隆四十年前后进京,若无如张漱石《梦中缘传奇·序》记载乾隆九年北京人已“所好惟秦声”,魏氏传唱秦腔红遍京师,振动全国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京剧的萌生期,不应以徽班进京为始,而应以乾隆三十九年魏长生进京传唱秦腔,或更早时如康熙年间(1662—1723)《广阳杂记》记载“秦优新声”进入北京时算起,京剧自萌生期至今,不只是200年而是近300年。 四、关于所谓西皮调、二黄调的合体 陕西二黄戏的唱腔主调有两种,传统称作“上把”、“下把”或谓“上调”、“下调”,且自乾隆年以来一直保持着不可分离的固有状态。长期以来,有人认为二黄戏的上、下两调分别产于陕西以外的两个不同地方,即上把“二黄”调产自安徽,下把“西皮”调产自湖北,后来在北京同台演出,皮黄合奏,才形成皮黄两调同弦的京剧,并影响这一系统所有剧种声腔的变化。 这肯定是个误解。两种声腔同台,行内人叫做“两下锅”,如川剧有五大声腔同台,但其音乐唱腔至今仍各吹各号,各唱各调。将两种基调不同、产地不同的戏曲声腔同弦合体,形成一个声腔剧种,实际是一项浩繁而又漫长的音乐改造系统工程,依靠当时一两个戏班在短期内绝无可能完成。查现今全国绝无仅唱“二黄”或“西皮”单一声腔的剧种剧团存在。退后一万步,即或徽班、汉班两调在京同台合体成功,随即颁布一道命令,全国流行单一“西皮调”或“二黄调”声腔剧种的戏班在一夜之间全部同弦合体,并在全国形成所谓皮黄声腔系统,别说当时,就是在今天也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可以设想,按今天如此优越的社会条件,将东南的越剧和西北的秦腔同台合体,变为一个声腔剧种,可能性有多大,费时需多长,其结果又将若何。 至于后来为何将二黄戏声腔主调下把、上把称“西皮”与“二黄”,据笔者考察,在陕西民间直呼此种戏为二黄,外省人亦称“秦腔”亦称“西曲二黄”(西曲这里是指陕西的戏曲)。如云南檀萃乾隆四十九年在京观剧所写《杂吟》中有“丝弦竞奏杂敲梆,西曲二黄纷乱咙(音读忙)”。而“西曲二黄”传久则讹为“西皮二黄”,进而将二黄戏的下调与上调分别称为西皮调与二黄调。如果事实不是这样,按说京剧中的所谓“二黄调”在早,胡琴定弦把位在上,而西皮调一称出现较晚,定弦把位在下,应该是“二黄西皮”,简称“黄皮”,但却把“西皮”放在前面,“二黄”放在后面,简称“皮黄”。仅从这一点,我们便可看到,所谓“皮黄”两调合体,的确是以讹传讹的历史误解。 有此讹误之后,人们不但把“西曲二黄”拆开为“西皮”、“二黄”,而且还将其冠于上、下两调的名称,进而又望文生义地提出两调分别产于陕西以外的几个地方。百余年来,苦心追溯,争论不息,至今仍难以定论。所谓西皮、二黄两调分产于两个地方,在历史上实际是不存在的事情。 陕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源远流长的陕南汉水文化底蕴,为秦腔二黄戏的形成发展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宋、元以来,受南戏、北曲、杂剧、昆腔的影响,在古老的西曲基础上,经过陕西历代艺人创造加工,达到较为完美的艺术高度。尤其两种不同声腔基调同弦合体和多样化唱念道白语音等艺术形式,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特别是清代初中期史称“花雅相争”雅部昆腔败北,作为花部的各地方剧种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这一历史时期,对于京剧的形成发展和现称“皮黄”声腔系统各地方剧种的流传兴盛,作出了无与伦比的重大贡献。今天我们重视保留和发展陕西二黄戏,不仅考虑到流行区域内人民群众的观赏习惯、乡音感情,而且对于研究考察享誉世界的东方艺术瑰宝、中华民族“国粹”的京剧,以及各相关地方剧种的产生形成和明清以来中国戏曲文化的发展走向等,都具有“活化石”的作用与价值。 作者简介 朿文寿,男,1946年6月生,回族,陕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戏曲史论专业班结业,陕西省安康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系中国剧协会员、陕西汉剧研究会会长、安康市文联副主席。曾参与《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撰稿,主持《陕西省戏剧志·安康卷》、《安康文化艺术志》及《安康艺坛》刊物编辑出版。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陕西汉剧初考》、《清乾隆年二黄新解与京剧萌生期前移》、《保留通俗性、坚持大众化—梆子声腔剧种发展一孔谈》等获全国奖,出版专著《秦声汉韵管窥集》、《陕西二黄戏研究》等。长篇论文《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荣获第二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一等奖。《戏曲研究》、《戏曲艺术》、《中国京剧》、《中国戏剧》及《中国文化报》先后发表刊登了论文的全文、主要内容和专家评述,在戏曲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