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上戏研究生眼中的《西京故事》
时间: 2012-09-25          点击量: 4235

导师附记:

    三四年前,我为我的研究生开设了一门课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入选剧目研究》。这学期行课期间,适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来沪演出秦腔《西京故事》,这部戏的编剧是曾经两次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的著名剧作家陈彦,他的力作《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所取得的成功,曾大大鼓舞了我国从事戏曲现代戏创作与研究的戏剧工作者们。可以期待的是,陈彦以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艺术家们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于是,20111117日晚上,我与我的十多位研究生早早地来到了逸夫舞台。看完戏,不免又一次由衷地对陈彦以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艺术家们心生敬佩之情。走出剧场,心潮澎湃,我的观后感的直接表达方式竟然是与学生们讲了一句与《西京故事》看似无关的话:此生与戏剧为伴,幸之,福矣。当然,孩子们早已读懂了我欢悦的眼神里溢满了对《西京故事》的倾慕与喜爱。

    近年我在各种场合一直焦灼呼唤戏剧舞台上的“国家形象”的诞生,《西京故事》着实令我眼前一亮。一方面,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内容与形式上的思想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作品所展示的民族的观念、情感和审美的深度,已具备了“国家形象”的品质。另一方面,剧中罗天福这个人物形象,吸纳象征中华民族精气神的“千年古树”的不竭灵气,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密码,他坚韧、乐观、勤朴、自强的品格,更是让人们能真切感受到舞台上“国家形象”的思想穿透力与艺术震撼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中国戏曲现代戏史上不可多得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编剧陈彦直面人生,书写当代,勇于担当,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审美的愉悦,思想的启迪,更是在现代戏创作上具有鲜活的示范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认真研究剧作家陈彦,研究“陈彦现象”。我想,这项工作,可以先由我的研究生开始做起。于是便先有了同学们这十多篇虽未深思熟虑却绝对诚恳的观后感,这些即兴式的剧评,文字也许粗疏,见解也许偏颇,感慨也许随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西京故事》所达到的艺术成就的敬畏与赞叹。

    愿这些年轻的文字能仰仗《西京故事》的张力在广袤的戏剧园地里得以传播。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