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漫谈>名家评论

恢宏的战争 写意的调度
时间: 2011-01-04          点击量: 3458

——秦腔《大秦将军》武戏编排构想

  “秦、秦、大秦、大秦”,随着千军万马齐声呐喊正步向前有节奏的队形冲锋,仿佛看到千年历史,万马奔腾,令人血脉贲张,豪情万丈!远古的秦人、秦兵手持盾牌挥舞长戈,迈着齐整的步伐,向我们缓缓地走来……这就是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大秦将军》中的一个片段。
  秦军冲锋队形的先后顺序为大旗、长号、战车、短弓、长弩、盾牌、金戈铁马,气势磅礴,真可谓是大团队、大写意、大手笔。史诗般恢弘的战争场面,用写意的手法展现给观众。群体、个体、生命、尊严、鲜血,如雕塑般凝固,仿佛时间不再前行,生命戛然停止,可热血依然沸腾!
  号角长鸣,勇士集结成队;鼓声震天,挥舞长戈顽强冲锋。 一排排地向前,一个个地倒下,一声声地呐喊,一次次地冲锋。排山倒海,所向披靡,气势如虹。只为那:心中不灭的钢铁般的永恒信念!
  秦人的血只能流在战场,秦人的死只能是面向前方,秦人的双膝也只能上跪天地下跪父母。即就是在战场上跪着牺牲,也要保持向前冲锋状态,这便是秦人的魂,秦人的魄。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至“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杀,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
  这便是历时三年的秦楚之战的真实记载,也是《大秦将军》一剧关键的历史背景。秦楚战争始终贯穿着大将王翦人生命运的起伏,也展示了主人公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胸怀天下的政治抱负及人生目标的终极追求。
  《大秦将军》的武戏场面调度,在继承中国戏曲传统程式套路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舞蹈、武术等诸多艺术门类的艺术元素,又结合影视手法融合现代观众审美情趣进行创作编排设计,从而较好地展现了秦军的精神面貌和秦人的气质精髓。
  你将会看到,在打击乐急促有力的响板声中,6面秦军大旗交叉变换指挥千军万马,5位勇士手持弓箭射向天空,其中运用了“旋子360”,亮相,接“串小蹦子翻身”衔接“拉腿翻身滚地”跪射俑姿,紧接,6位左手盾牌、右手短刀疾风暴雨般斜冲上场,刀击盾牌一声大吼,齐生生的刺、劈、撩、砍、踢、摔、跳、挡,用集体的武术“刀盾套路”动作,通过6位演员虚拟化的表演,艺术地再现了战争的激烈程度。
  尤为巧妙的是,只用4个楚兵“叉花对翻”上场厮杀,后景纵深高平台上,秦楚将领武打穿场,写意的交代了秦楚两国千军万马的战争场面,恰恰暗合了中国戏曲艺术虚实对比的创作规律。正所谓: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强弱对比,高低起伏。在中场,盾牌单刀对棍,武打动作快速递进,前排跟斗激烈翻腾,高平台上大旗挥舞,长号嘶鸣,战鼓连天,配合着大乐队悲壮的乐曲在合唱队雄浑声中:“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秦军勇士集结成队,集团冲锋。秦兵秦俑,秦将秦帅,伤兵伤员,四面八方,再次布阵,展开最后拼死的冲锋。武戏导演在展现这场殊死战争中,有意打破传统戏曲 “出将,入相” 的舞台空间,以及中国古哲学所追求的中庸、平衡的传统构图观念,人物上场立体化交叉并列行进,借以暗示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及对人类心灵带来的创伤和视觉扭曲感。又信手拈来影视镜头“抽格”的手法,快速、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场决定大秦帝国命运的生死决战。
  向前,向前,20人的秦兵方阵长戈在握,拼死冲锋,被击退,再冲锋,前仆后继,势不可挡。最后形成5路纵队交替冲锋,杀声震天,惊心动魄;刀枪交错,簇石如雨。
  在乐曲声中,全场人物突然造型停顿,空气凝固了似的鸦雀无声……战斗此时停止下来,只有远处悲伤的音符轻轻飘过。浓烟淡淡散去,殷红的血,凄厉的风,破碎的战旗,燃烧中的战车,似惋叹战争的残忍和悲壮。透过台上王翦的眼睛,台下观众的视线,你会看到惨烈的景象,死亡、死亡、尸骨如山,血流成河…… 在短短的50秒中,汇集大量的肢体语言和动作信息,传递给观众。又利用音响、灯光、烟雾等综合技术手段,形成强大的视听冲击力,令你目不暇接并震撼着你的耳膜,调动观众情绪,直逼观众心灵,形成一股强烈的气场和氛围,感染着你的情绪,达到舞台上下互动之势,为戏剧的进展和人物塑造起到强有力的铺垫渲染和推进作用,也完成武戏导演应有的使命。
  翻查历史资料,“秦国号称步兵百万,战车千乘,骑万匹”。秦军的一次次战斗胜利,是依赖先进的改良合金配比的青铜兵器制造工艺及严格的保障机制和法典。《秦律十八种上律》明确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如戈、矛、戟、弩的制造者,必须铸上名姓,一旦发生质量问题,须追究,受酷刑。又如,秦军的战车轴承都实行模具标准化和工艺流程规范化,甲车坏掉拆下零部件马上可装配乙车,很快的投入战斗,极大的提高了战争效率。“斩一敌,赏十金。退怯者,家族世代为奴……”残酷的法典也是秦人奋勇杀敌、个个争先的根源之一。而大秦帝国最后的灭亡,也恰恰是由于法典的残酷、独裁专制、横征暴敛,才引起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终于,在公元前207年11月,推翻了暴政帝国。正所谓:“成也斯,败也斯……”
  而本戏的战争场面,也是依仿历史中秦军冲锋阵形艺术化提炼创作而成。车马骑兵混合编组,大型军阵,规模之大、军容之盛,是秦军强大的表征。大团队,大色块,大调度,大开大合,挥洒自如的导演手法,形成该剧一大特色和亮点,它像广厦钢筋龙骨般坚强地支撑全戏,也为全剧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
  感谢历史,感谢历史中的秦人,是他们给予我们无比丰厚的精神财富;感谢现实,感谢现实中的秦人,是他们用辛勤和汗水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先辈形象!
     岁月悠悠,
     人世沧桑。
     大秦精神不倒!
     大秦魂魄永恒!
           (作者系《大秦将军》武戏导演)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