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把秦腔的改革时刻放在心上,他经常看民众剧团的演出,听取剧团的汇报。可以说,凡是民众剧团演出的戏,他几乎都看了,有的还要一看再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第二年,毛主席在延安枣园会见了当时延安文艺界领袖级的三位人物——柯仲平、马健翎、杨醉乡。毛主席说:“请来‘三贤’,有两位‘美髯公(因柯仲平与马健翎都留着很长的胡子,故风趣的称为髯公’,一位‘佘太君’(杨醉乡以演老太太著名)。你们是苏区文艺先驱,一个抗战剧团,一个民众剧团,好像两个深受群众欢迎的播种队,走到哪里,就将抗日的种子播到哪里”,“马髯公(指马健翎)坚持文艺和群众相结合,是大众化的道路,深入根据地,连续创作和演出《一条路》、《查路条》、《好男儿》、《那台刘》等剧目。每到一地,一演就是天亮。这很好,既是大众性的,又是艺术性的,体现了中国气魄和中国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