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生彦(1913--1960) 秦腔琴师。原名生炎,字香亭,西安市人。出身民间音乐世家,兄妹五人,排行最小。自幼聪颖过人。8岁时父荆贵荃为徒弟教授《五更愁》(秦腔曲牌名)等曲子,学者几忘其调,荆生彦却在旁背诵如流,父亲嗔怪其不务正业。由于当时艺人社会地位低下,其父决意供他读书,以改门庭。但生彦却对民乐有着特殊的爱好和天赋,常背着家人偷练胡琴。一日,其父归家忽闻琴声,旋律音色甚美,寻声至柴房,见是生彦,一时爱怨交加,随决计传艺。生彦13岁时吹拉弹唱,文武场面无所不能。十八九岁时,在艺坛声誉日隆。30年代,加入西安正俗社,与李正敏等人搭档,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与鼓师、胞兄荆永福默契配合,互补长短。他的板胡演奏音质纯净,声色优美,刚柔并济,清晰鲜明,与唱腔水乳交融,和角色配合得当。为青衣、花旦伴奏,清新优美,柔中有刚;为须生、花脸伴奏,气派雄厚,刚劲有力。人们誉之为“清晰宏亮,得心应手,刚柔并济,滴水不漏”。1935年中国百代唱片公司为李正敏录制的《探窑》、《赶坡》、《二度梅》等戏的8张唱片,均由荆生彦操琴,从而名声大震,蜚誉秦中。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对板胡经过反复研究和改进,改变了板胡的形状,丰富了弓法和指法,使之成为秦腔的主奏乐器。他取掉了板胡壳子上的后花窗,增强了共鸣。将原大壳、短杆、粗弓、低腰码改成小壳、长杆、细长弓、高腰码,将二弦换成老弦,使音域加宽,音色宏亮清脆。在演奏上,增加了换把,创造了“掘弓”、“垫弓”、“抽弓”、“搂弦”等技法。突出了板胡的火暴、浑厚、高昂等特点,为秦腔板胡的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西北野战军文工团,1952年入西北戏曲研究院。除参加演出外,还先后参加了《游西湖》、《白蛇传》、《窦娥冤》、《赵氏孤儿》、《火焰驹》等戏的音乐唱腔设计,创造性地使用了秦腔老曲牌,摒弃了老调唱腔中的陈旧虚字,大胆吸收民间音乐及其他剧种的旋律,丰富了秦腔音乐。如在《白蛇传·游湖借伞》一折的二六板对唱中揉进了民间音乐“一朵鲜花”的乐段,增强了演出效果,吻合剧情,新颖别致。再如他将濒临失传的“苦音大开头”,经过加工发挥,成功地用在戏曲影片《火焰驹》的音乐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游西湖》的音乐中,巧妙地把民间音乐曲牌“大开门”和秦腔欢音慢板“二开头”有机地衔接起来,创作出一套较完整的既有幕前曲,又有唱腔板头,而且是秦腔舞台上出现的第一首启幕曲,取代了以往的击乐开场,成功地表现了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的场景气氛和欢乐明快的舞台节奏,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并获得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奖状,《游西湖》音乐获演奏奖。正当他在艺术上施展才华之时,无情的病魔却攫取了他的生命,时年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