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翎(1907--1965)剧作家、戏剧家。陕西米脂县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1928年中学毕业后,在本县小学教书,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米脂县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陕西省作协主席、剧协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1933年顶替其兄马云程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由于多种原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但仍坚持进行革命工作,常为党组织传送信件,掩护地下工作同志。肄业后在河北清丰师范任教。少年时代酷爱戏曲,常舞枪弄刀,自演自乐。他记忆力超群,看戏几次就能熟记,学谁像谁,常逗的大家哄堂大笑。在清丰师范任教时创作京剧《辱皇后》、话剧《冲上前去》。1936年返回陕西,又回到延安,在延安师范教书并组织“乡土剧团”。创作演出了反映抗日等内容的话剧《中国拳头》、秦腔《一条路》、秧歌剧《有办法》等。1938年他率领乡土剧团大部人员参加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从此正式开始了戏曲艺术生涯。1941年恢复党的组织关系。历任民众剧团编导主任、团长、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兼戏改处处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剧协陕西分会主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他致力于秦腔、眉户戏的改革,在民族戏曲中较早地运用地方戏曲反映革命斗争生活,为发展新秦腔、新眉户做出了不懈努力。他认为:“我们应该在从古未有的大抗战中改造我们的曲子和戏曲。”他卓有成效地进行了现代戏创作,率先在秦腔舞台上树立了工农兵的形象。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在《中国戏曲史》中指出:“马健翎同志在陕北改革秦腔,给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开辟了道路,功劳不小。”抗战初期,他创作了《查路条》、《好男儿》、《中国魂》、《三岔口》等戏,表现了人民战争的伟大作用。大生产运动中又写了眉户剧《十二把镰刀》、《大家喜欢》等,反映了边区人民团结一致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克服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他创作了大型秦腔剧《血泪仇》、《穷人恨》、《一家人》等。这些剧目的编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激励人民,打击敌人,起到了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尤其是《血泪仇》等剧影响颇大,在解放战争中成了动员军民、瓦解敌人的活教材。彭德怀、王震等领导亲笔给马健翎和剧团写信给予鼓励和赞扬。1941年以后,他着力于新编历史剧的创作和传统戏的改编,有《反徐州》、《斩马谡》、《王左断臂》、《鱼腹山》、《打鱼杀家》等戏。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文教大会,授予他“特等奖状”和“人民群众的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改编的传统戏有《游龟山》、《四进士》、《游西湖》(合作)、《赵氏孤儿》、《窦娥冤》及新编古代戏《飞虹山》,并与他人合作创作了现代戏《两颗铃》、《雷锋》等,他先后共创作了与改编大小戏50余本,出版有《马健翎现代戏曲选集》。其剧作主题突出,构架严谨,戏剧性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创作手法上大刀剪裁,细针密缝,丝丝入扣,颇见胆识。如《赵氏孤儿》,掐头减绪,构筑主架,突出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的献身取义精神,充分展示了正义战胜邪恶的斗争力量。《游西湖》一剧曹禺称赞:这是“稀见的创造,是‘推陈出新’的香花,而《鬼冤》为旧本所无,更是难得。”这些剧目至今脍炙人口,盛演不衰,成为剧院的“看家戏”。在创作思想上忠于生活,他说:“世界上没有,而且不会有的人物与事件,我是不会写的。”他在农村建立生活基地,并要求全院艺术人员不断深入实际生活。在艺术队伍建设上,他大量延揽戏曲艺术人才,极重视新生力量的培养。他形象地说:“这好比两个锅烧水,后锅没水了,前锅就会干。”他能写、能导、能演,能拉能敲,是难得的戏剧多面手。50年代和60年代初剧院演出的许多戏都是在他的指导下排练的。他演过现代戏里的老汉、老婆,也演过传统戏里的窦尔墩、司马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