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戏曲时讯>戏曲新闻

“八艺”群星耀楚天
时间: 2007-11-14          点击量: 3783
“八艺”群星耀楚天 ----——群星奖黄石印象 发布时间:2007-11-14 09:57 来源: www.ccdy.cn 作者:李晓林 黄石是一个工业城市,这几天却充满了艺术气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湖北省举办,被纳入“八艺节”的第十四届群星奖决赛也同时进行。黄石市是“八艺节”分会场之一,11月9日至11日,群星奖戏剧决赛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件群星奖戏剧类参赛作品让该市磁湖剧院里充满了各种声音:笑声、掌声以及被节目感动的啜泣声……观众的反应是对这些作品最直接的评价。 感动来源于贴近生活 第三场比赛,台上一群孩子的表演让观众有些意外。这个由海南省文昌市爱心学校的儿童演出的音乐剧《爱心故事》其实已不能说是故事,演员本人也就是剧中的人物,他们都是孤儿。在一年多以前,他们中的大部分根本不会说普通话,更不要说唱歌跳舞了,如今,他们却可以用优美的歌声和舞蹈表达自己的悲哀与欢喜。据海南省文昌市文体局的黄骏介绍,每次排练或演出时,到了动情处,孩子们和观众都会掉眼泪,这些眼泪为孩子们的身世而流,也为政府和社会的关爱而流,这出音乐剧也不只是要打动人,更多的是要呼唤一个更为和谐美好的世界。 来自于生活的感动还有很多,《爱的呼唤》讲述国家总理对吸毒者的关心;《感恩的心》带人们走进那些默默做善事的普通百姓的内心深处;《四人空间》展现了打工者之间纯朴真诚的互助之情;《斗地主》以诙谐的方式告诫人们赌博是多么害人……当然,生活中让人感慨的不只是这些让人心里透亮的事,像《红包》这样通过医患关系体现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感缺失以及金钱至上心态的作品,也因其真实性而与观众取得了共鸣;《步步高》则让人对传播的失真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其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正是群众文艺的特色和优势,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来自基层,像广州市天河区文化馆的小品《仙人球》所表现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遭遇和心境,就因为创作者相似的经历而显得立体生动、不落俗套。 来源于生活还体现在群众文艺作品中突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沿海发达地区的作品多具有现代感,而中西部地区的作品则更多地展示当地的民俗风情,小戏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一方水土养育的剧种,小戏理所当然地会被选为表现当地生活的代表。如江苏省张家港市文化馆的锡剧小戏《吴二赖讨田》,就以当地传统的戏剧形式表现着当代内容:免除农业税让土地重新具有了吸引力,联合经营、立体种植成为新型农民的新追求,从而将时代精神倾注在了形象塑造中。 群众创作、群众演出、群众观看,群众文艺作品充满了生命力。 好看来源于精心打磨 河北省武安市文化馆演出的武安落子《二嘎旦还乡》很好看,不只观众喜欢,专家们也一致认同其艺术追求。很多群众文艺作品虽然内容不错,却不太讲究舞台美感,这当然与资金投入有一定的关系,有时却也是因为创作者自身有一种“又不是大戏,故事打动人就行了”的心态。其实即使是只有十几分钟的小戏,也需要精心的二度创作和反复的打磨才能真正成为一部好作品。《二嘎旦还乡》最初创排于2004年,经过3年的修改润色,已是不复当初模样,这与河北省对群众文艺创作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本着“群众文艺也要出精品”的宗旨,他们通过“燕赵群星奖”等群众性文艺评选及会演发现基础不错的原创作品,然后由省群众艺术馆的业务干部帮助加工,并请来有关专家把脉会诊出主意,才有了今天让人惊艳的舞台效果。绝大多数观众都是第一次听武安落子,而这第一次亮相因其近乎完美的整体呈现而给观众留下了好听好看、虽是传统剧种却很有时尚感的印象,对于这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传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嘎旦还乡》只是个代表,此次参赛的作品都有着类似的创作过程,像湖北、浙江、广东、黑龙江等地都与河北一样有着自己的群众文艺评选活动,他们也都在作品的反复加工方面下足了功夫。虽然有人表示群众文艺不应有专业人士的过多干预,而应保持自己的“本色”,但更多人认为群众文艺不能满足于粗糙的形态,文化素养需要培养,文化品位需要引导,而群众文艺创作者应该自觉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惊喜来源于创新求变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选送的小品《超级女兵》,一开场就让观众看到了一群不同以往的女兵形象,从开始不同人物不同个性的张扬到最后“集体的利益放得高一点,个人的荣誉放得低一点”的心理刻画,使得人物更加可爱和真实;深圳市罗湖区文化馆的小品《最近我不烦》在形式上采用了影视手法,用“倒带”方式让同样的人物在同样的场景以不同的行为方式出现,不用说教就让人体会到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如何在每个人的行为言语中得以实现。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多元的世界,每个人的审美口味和标准都不尽相同,文艺作品当然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作为贴近基层的群众文艺作品,更要及时掌握百姓的审美变化,在创作上努力创新,以满足群众的需要。此次就有一些作品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不论是在内容上、立意上还是在手法上,都可以看出他们的努力。 作为文化部设立的社会文化艺术最高政府奖,群星奖已经举办了13届,推出了3000多件获奖作品,为广大群众展示艺术才华、实现艺术理想,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基层群众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对于推动社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推出优秀作品,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有这些获奖作品都植根于生活沃土,贴近群众,以鲜明的艺术特征、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焕发出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充分体现了导向性和示范性,获得了观众的好评和专家的认可。可以说,群众文艺有今天这样繁荣的局面,群星奖功不可没。它不仅让观众看到了大量群众文艺的精品,也为广大群文工作者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从而进一步促进群众文艺的繁荣和发展。 当然,此次比赛也反映出群众文艺创作中的一些问题,体现在戏剧创作上,突出表现为概念化、强求戏剧矛盾与过度煽情;在表现手法上一些作品还比较陈旧,创作思路还没有打开,比如要表现先进人物就总是采用误会法,好像除此之外就不能构成戏剧冲突;在表演上则往往表现为单纯地依靠肢体语言讨彩,人物却没有思想内涵,从而导致作品没有深度。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