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剧院介绍
剧院简介
院长寄语
领导班子
历任院长
荣誉榜
联系我们
院属艺术单位
一团
二团
三团
四团
艺术研究中心
演员训练班
戏曲时讯
剧院动态
戏曲新闻
演出预告
通知公告
名家荟萃
菊苑耆宿
老艺术家
梅花奖
当红隽秀
剧目集锦
新剧动态
经典再现
院优秀剧目
视听欣赏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留言板
戏曲漫谈
名家评论
戏曲知识
戏曲杂谈
戏曲时讯
2025-10-31
【西安天天有秦腔】11月1日-2日新编历史剧《西域风尘记》即将上演
2025-10-31
红色沃土传薪火 惠民演出暖民心——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赴旬邑马栏开展红色教育与文化惠民活动
2025-10-30
【西安天天有秦腔】10月31日折子戏专场(四)即将上演
2025-10-30
秦腔《西域风尘记》:“人才兴院”践传承之责,“守正创新”绽时代新声
首页
>
戏曲漫谈
>
名家评论
如何培养当代戏曲观众
时间: 2006-08-17
点击量: 7103
当代戏曲要繁荣、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对戏曲乐于欣赏的广大观众的存在。可以说,没有广大观众的热情欣赏,戏曲也就失去其生存的空间,当然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谓振兴戏曲也只是一厢情愿。 由于,随着当今多元化的艺术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文化娱乐空间的日益宽广,当代人能够更为自主自在地选择自己的艺术欣赏对象和文化娱乐对象,同时加上戏曲自身缺乏适应当代人欣赏习惯、需求的大变革、大创新。这些的存在使得当代戏曲观众大批的流失、大范围的锐减,尤其是中青年观众的存在可谓是微乎其微。对于当今戏曲观众日益减少的这一戏曲危机,戏曲工作者在振兴戏曲时就要积极的思索、努力的实践,使戏曲这一传统艺术赢得当代人尤其是中青年的欣赏之心,造就出具有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的数量可观的戏曲观众群体。为此,我们认为要在当今时代培养出乐于欣赏戏曲的观众群体,就必须: 首先,要塑造出具有现代色彩的戏曲形象。毋庸讳言,尽管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大构成者,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但是,在当今社会,它并没有成为广大民众文化娱乐的热点对象、艺术欣赏的重点对象。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戏曲充满古董味、缺乏现代感,而且在他们的意识中还存在这样的偏见,那就是观看戏曲演出有损于自己的文化水准和欣赏品味。可以说存在于当代社会中的这种对戏曲的认识,严重地妨碍戏曲的传播,极其不利于戏曲的发展。造成当今人们对戏曲的这种认识的根本缘由就在于当今戏曲缺乏浓厚的现代意味,这表现在:戏曲的剧本创作缺乏对现代生活、现代人的有深度、有力度的展示和表现,戏曲的舞台艺术未能在继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现代特性,这些的存在使得戏曲作品未能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审美效应。 我们要振兴戏曲就要正视当今戏曲所存在的这些严重缺陷,就要积极促使戏曲现代化,努力塑造出具有现代色彩的戏曲形象,以吸引当代人尤其是中青年对戏曲的热情关注与欣赏。为此,在剧本创作上要注重选取、开掘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的现代题材,并使内容的表现、主题的揭示体现出极强的新奇性和深刻性,充满着强烈的现代意识;在舞台艺术上要本着扬弃和创新的发展原则,积极改进戏曲传统的审美规范与艺术形式,以适应当代人的欣赏思维,努力形成具有现代风格的全新的审美规范与艺术形式,以促进古老的戏曲走向现代化。这样,戏曲就能够在当代人的心目中树立起富有吸引力、充满现代感的形象,从而赢得当代人的普遍喜爱。 其次,戏曲创作者要有强烈的观众意识。戏曲,作为舞台艺术,它的最终完成者是广大的观众。如果一部戏曲作品没有广大观众的普遍关注与热情欣赏,那么,这部作品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意义,也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戏曲作家、戏曲艺术家要使自己所创作、所演出的戏曲作品为广大观众所乐于欣赏、接受,实现其内在价值,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强烈的观众意识,这里的观众意识就是指要有满足观众文化需求、提高观众文化品味的创作之意识。这种观众意识的存在,对于戏曲作家来说,会促使他去关注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与审美期待,使自己的作品尽力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会促使他去选择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素材,成为自己的创作内容,使自己的作品能给予观众以亲切感,会促使他去开掘题材的新奇的内容、深刻的内涵,使自己的作品能给观众带来新颖感觉、哲理启迪,会促使他去塑造生动的形象、去表现动人的情感,使自己的作品能让观众充满审美之愉悦;对于戏曲艺术家来说,会促使他们更加注重舞台的整体艺术效果,力求以创新的独到的艺术手段去构筑全剧,以给予观众高品位的审美享受,会促使他们更加注重唱念做打的精湛性、优美性,力求达到形神兼备、传情达意的艺术成效,使观众陶醉于戏曲独有形式美之中,会促使他们更加注重戏曲音乐的传统韵味与现代乐感的完美融合、舞台布景的写实性和写意性的和谐统一,使舞台的视听效果达到最佳的艺术境界,从而给予观众全新的愉悦的视听感受。可以说,戏曲创作者们离开这种观众意识,就不会有充满艺术生命力、审美吸引力的戏曲作品的产生,而戏曲也就不会拥有广大的欣赏者、爱好者。 再次,要促进当代青年对戏曲的透彻认识。对戏曲的冷淡、疏远,甚至陌生,可以说是当今广大青年对戏曲的普遍存有的心理现象,而这种心理现象若是得不到彻底的改变,戏曲在未来的世纪里就有可能因为失去广大青年观众的赏识而走进“艺术博物馆”,成为只有极少数人观赏的“艺术古董”。因此,激发当代青年对戏曲的观赏兴趣与热情,就成为振兴戏曲、造就跨世纪的戏曲观众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而要使当代青年对戏曲产生观赏兴趣与热情,就必须使当代青年对戏曲有着透彻的认识,这透彻的认识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戏曲的艺术特征的透彻认识。要想进入戏曲欣赏的美妙的境界中去,就要透彻地认识戏曲的艺术特征如它的虚拟性、程式性,因为唯有这样,才能领略到这些艺术特征内在所包含的审美韵味,从而享受到由戏曲这门艺术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二是对戏曲的欣赏价值的透彻认识。因为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有机构成者,蕴涵着中国艺术的优秀的审美品性如追求抒情、追求写意、追求传神等,这也就是戏曲的欣赏价值之所在,因此,透彻地认识戏曲的欣赏价值,就能在观赏戏曲中体悟到中国艺术的某些精髓,从而为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而自豪、愉悦;三是对戏曲的文化意蕴的透彻认识。就文化意义而言,戏曲可以说是中国人对生活的现实世界、对自身的心灵世界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人对自己文化的多彩形态与丰富内涵的一种极为感性的展现与表达,因此,透彻地认识戏曲的文化意蕴,就可以在观赏戏曲中对中国人的人文世界做极为亲近的审视与感受,从而领略、体验到中国文化的风采与深沉。可以说,只有不断促进当代青年对戏曲的艺术特征、欣赏价值、文化意蕴的透彻认识,才能使他们由对戏曲的陌生、冷淡、疏远而变得熟悉、热情、亲近,并产生这样的共识,即观赏戏曲可以使自己获得充满审美意味、文化意味的精神享受,这样,当代青年就会对戏曲充满着极大的观赏兴趣与热情。(来源: 文化传播网 作者:李仲才)
演出场所成“必争之地” “剧场主体论” 接受考验
县级剧团的问题及对策浅议
Copyright 2016 陕西戏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陕icp2023006965号-1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手机版